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包括间歇性导尿、药物治疗、膀胱训练和手术治疗。

1.间歇性导尿
适用于大部分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尤其对于存在尿潴留且膀胱顺应性尚可的患者。通过定期间歇性地插入导尿管排空膀胱,可避免长期留置导尿管引起的感染等并发症,同时有助于维持膀胱的正常生理功能,对于不同年龄、性别及有不同病史的患者均可尝试,能有效改善膀胱排空状况。
2.药物治疗
α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等,可用于改善尿道平滑肌痉挛,缓解排尿困难症状。对于男性患者伴有前列腺相关因素导致的排尿不畅可能有一定帮助,但需注意其可能引起的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在有心血管病史等患者中需谨慎使用。
3.膀胱训练
根据患者的膀胱功能情况,设定固定的排尿时间间隔,逐渐延长间隔时间,帮助患者重建膀胱的排尿反射。对于儿童患者,可通过游戏等方式引导其定时排尿,培养良好的排尿习惯;对于成年患者,要根据其生活规律合理安排定时排尿时间。指导患者进行盆底肌收缩和放松训练,增强盆底肌的力量,有助于改善排尿控制能力。不同年龄和性别的患者均可进行盆底肌训练,但方法可能略有不同,例如女性患者可通过凯格尔运动进行训练,要确保训练方法正确且长期坚持。
4.手术治疗
膀胱扩大术适用于膀胱容量过小、膀胱顺应性差且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通过扩大膀胱的容量,改善膀胱的顺应性,提高患者的储尿功能。对于有长期神经源性膀胱病史导致膀胱挛缩等情况的患者可能适用,但手术有一定风险,如感染、出血等。当神经源性膀胱导致严重的肾功能损害或其他严重并发症,非手术及其他手术方式无法有效治疗时考虑尿流改道术。通过改变尿液的排出途径,保护肾功能。例如回肠膀胱术等,将肠道组织做成膀胱替代物来收集尿液。但手术创伤较大,术后可能出现肠道相关并发症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