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细胞病毒感染根据不同人群有不同表现,先天性感染新生儿可有无症状或低体重、肝脾肿大等表现且出生后可能生长发育等迟缓,围生期感染多数婴儿无症状部分有轻微呼吸道或肝脾等表现,儿童及成人有无症状感染及有症状感染如呼吸道感染、单核细胞增多症样表现、肝炎等,免疫缺陷人群感染后果更严重,孕妇感染可传胎儿致其先天性感染需注意避免高危因素定期检查。
一、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
1.症状表现
出生时:约10%的受感染新生儿出生时可无症状,但也有部分会出现低体重、肝脾肿大、黄疸、紫癜、皮疹等表现。一些严重的患儿可能有小头畸形、脉络膜视网膜炎、视神经萎缩等神经系统和眼部的异常表现。例如,脉络膜视网膜炎可导致视力受损,这与巨细胞病毒侵犯眼部组织有关,胎儿时期感染巨细胞病毒影响了眼部发育相关结构。
出生后: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运动障碍、听力丧失等。长期随访发现,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儿童在认知功能、语言发育等方面可能落后于正常儿童,这是因为病毒在胎儿期影响了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导致神经细胞受损或发育异常。
二、围生期巨细胞病毒感染
1.症状表现
多数婴儿感染后无明显症状,部分可出现轻微呼吸道症状,如咳嗽、鼻塞等,或有肝脾肿大、轻度肝功能异常等表现。这是因为围生期感染时,婴儿的免疫系统有一定的应对能力,但仍可能引发轻微的炎症反应,影响肝脏等器官的功能。
三、儿童及成人巨细胞病毒感染
1.症状表现
无症状感染:大部分儿童和成人感染巨细胞病毒后为无症状感染,病毒潜伏在体内,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可能被激活。例如,在免疫抑制状态下,如艾滋病患者、接受器官移植后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等,潜伏的病毒容易重新活跃,导致疾病复发。
有症状感染:
呼吸道感染:可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类似普通感冒的症状,但症状相对较轻。研究表明,巨细胞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在免疫正常的个体中一般病程较短,症状不如流感病毒感染严重,但也会引起呼吸道黏膜的炎症反应,导致咳嗽、分泌物增多等表现。
单核细胞增多症样表现:部分患者可出现发热、乏力、咽痛、淋巴结肿大等,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增多,出现异型淋巴细胞,但与EB病毒引起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相比,病情相对较轻。这是因为巨细胞病毒感染后引发的免疫反应与EB病毒感染有相似之处,但病毒的致病机制和引起的免疫应答强度有所不同。
肝炎: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肝区不适、黄疸等,肝功能检查可见转氨酶升高等。巨细胞病毒侵犯肝脏细胞,导致肝细胞损伤,影响肝脏的正常代谢和解毒功能,从而出现上述肝功能异常及相关症状。
特殊人群情况
1.免疫缺陷人群:如艾滋病患者,巨细胞病毒感染可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如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可引起失明,胃肠道受累可出现腹痛、腹泻、消化道出血等症状。因为艾滋病患者的免疫系统严重受损,无法有效控制巨细胞病毒的复制,病毒在体内大量繁殖,侵犯多个器官系统。对于器官移植受者,术后使用免疫抑制剂使机体免疫力降低,巨细胞病毒感染可能导致移植器官功能受损,增加感染相关并发症的风险,影响移植预后。
2.孕妇:孕妇感染巨细胞病毒可能会将病毒传给胎儿,导致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发生,对胎儿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所以孕妇在孕期应注意避免接触巨细胞病毒感染的高危因素,如避免与巨细胞病毒感染患者密切接触等,定期进行相关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处理孕妇的巨细胞病毒感染情况,降低胎儿感染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