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可引发心脏方面和全身其他方面表现。心脏方面有心律失常(常见心房颤动、房性及室性早搏等)、心脏扩大(长期高代谢致心肌肥厚纤维化、顺应性降而扩大)、心力衰竭(病情重久未控者易发生,有相应症状);全身其他方面有甲亢典型表现(甲状腺肿大、高代谢症状、情绪激动手抖等)及其他系统相关表现(消化系统腹泻、肌肉骨骼系统肌无力肌萎缩等)。
一、心脏方面表现
心律失常
最常见的是心房颤动,在甲亢性心脏病患者中较为多见。心房颤动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不同性别均可出现。其发生机制与甲状腺激素过多导致心肌细胞电生理特性改变有关。甲状腺激素能影响心肌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使心肌细胞的兴奋性、自律性和传导性发生变化,从而容易引发心律失常。对于有甲亢病史的患者,尤其是长期未得到有效控制甲亢的人群,更易出现心房颤动等心律失常情况。
其他心律失常如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等也较为常见。这些早搏的发生同样与甲状腺激素对心肌电活动的影响相关,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会增加心肌细胞的不稳定性,导致异位起搏点的活动增强,引发早搏等心律失常。
心脏扩大
甲亢患者长期处于高代谢状态,心脏需要承受更大的负荷来满足机体的代谢需求。随着病情的进展,心脏可能会逐渐扩大。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患者,若甲亢未得到良好控制,都有可能出现心脏扩大的情况。心脏扩大初期可能无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加重,会逐渐出现活动耐力下降等表现。儿童患者若患有甲亢且未及时治疗,心脏扩大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因为心脏功能受损会限制身体的血液循环,进而影响各个组织器官的营养供应和正常功能。
心脏扩大的机制主要是甲状腺激素过多导致心肌肥厚和心肌间质纤维化,长期下来心肌的顺应性降低,心脏的舒张和收缩功能受到影响,为了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心脏逐渐扩大以适应高负荷状态。
心力衰竭
多发生在甲亢病情较重且病程较长未能得到有效控制的患者中。甲状腺激素过多会增加心脏的耗氧量,同时影响心肌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当心脏的代偿机制无法满足机体需求时,就会发生心力衰竭。女性患者在妊娠期间若合并甲亢且未控制好病情,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可能会增加,因为妊娠本身会加重心脏的负担。儿童患者出现甲亢性心脏病导致心力衰竭时,会表现出呼吸急促、喂养困难、体重不增等症状,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心力衰竭的发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初期可能仅表现为活动后气促,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典型的心力衰竭症状。
二、全身其他表现
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典型表现
患者通常会有甲状腺肿大,可呈弥漫性或结节性肿大,这在不同性别和年龄的患者中都可能出现。同时伴有高代谢症状,如怕热、多汗,无论男女老少,只要患有甲亢都可能出现怕热多汗的情况,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比同龄儿童更易出汗、怕热。还会有食欲亢进但体重减轻的表现,尽管进食量增加,但由于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消耗过多,体重会逐渐下降。此外,还可能出现情绪激动、烦躁不安、手抖等症状,手抖在部分患者中较为明显,儿童患者出现手抖时可能不易被察觉,但仔细观察可发现其写字、拿东西时手部不自主颤抖。
其他系统相关表现
消化系统方面,可能出现腹泻等症状,这是因为甲状腺激素过多刺激胃肠道蠕动加快所致。对于儿童患者,腹泻可能会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进而影响生长发育。肌肉骨骼系统可能会出现肌无力、肌萎缩等情况,尤其是近端肌肉受累较为明显,患者会感觉四肢无力,活动受限,这对于不同年龄和性别的患者都会产生生活上的影响,比如影响日常的活动能力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