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厌食症初期有多种表现,包括食欲改变如对食物兴趣降低、进食行为异常如进食速度减慢和拒绝特定食物,体重变化如体重增长缓慢或略有下降,消化系统相关表现如消化不良和大便异常,精神心理方面表现如情绪低落和注意力不集中,不同年龄儿童症状有差异且受生活方式影响,家长需密切关注,及时采取非药物方式改善,异常时就医排查其他疾病。
进食行为异常
进食速度减慢:孩子在进食时会变得很慢,可能一顿饭要吃很长时间,而且在进食过程中容易分心,不能专注于吃饭这件事。这是因为厌食情绪影响了孩子正常的进食节奏,大脑的注意力分配发生了改变,不再将主要精力放在摄取食物上。
拒绝特定食物:会开始拒绝某些特定种类的食物,比如原本爱吃的肉类、蔬菜等,可能只愿意吃少数几种固定的食物。这可能是孩子心理上对某些食物产生了抵触情绪,或者是身体对某些食物的口感、质地等产生了不适应,但需要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导致的对食物的排斥。
体重变化相关表现
体重增长缓慢:在婴幼儿时期,体重增长是反映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若孩子处于厌食症初期,体重增长会明显低于同龄正常儿童的增长速度。对于学龄前儿童和学龄儿童,身高体重的生长曲线也会偏离正常的生长轨迹,体重不再按照预期的速度增加,这是因为摄入的营养物质不足以满足身体生长发育的需求。
体重可能略有下降:随着厌食情况的持续,部分孩子可能会出现体重略有下降的情况,尤其是在短期内厌食较为严重时,身体消耗的能量超过了摄入的能量,就会导致体重出现轻微的降低,但一般可能不十分明显,需要通过定期测量体重来发现这种变化。
消化系统相关表现
消化不良症状:可能会出现腹胀、嗳气、恶心等消化不良的表现。孩子的胃肠道消化功能因为食欲不佳而受到影响,食物在胃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发酵产气等导致腹胀,气体上逆引起嗳气,胃内不适可能会引发恶心。例如,孩子可能会时不时地说肚子胀,或者在进食后不久就出现嗳气的情况。
大便异常:大便的频率和性状可能会发生改变。有的孩子可能会出现大便次数减少,变得干结,这是因为进食量减少,肠道内食物残渣产生较少,同时胃肠蠕动减慢导致大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被过度吸收;也有的孩子可能会出现大便不成形等情况,但相对来说大便次数减少更为常见,这与整体的营养摄入不足以及胃肠消化功能紊乱有关。
精神心理方面表现
情绪低落:孩子可能会表现出情绪低落、烦躁不安等情绪变化。由于进食问题可能会让孩子感受到身体上的不适以及在社交等方面的压力(比如在集体用餐时因为不想吃饭而感到尴尬等),从而影响心理状态,出现情绪上的波动。例如,孩子可能会经常闷闷不乐,不愿意参与家庭聚餐等活动。
注意力不集中:在学习或玩耍等活动中,可能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因为身体处于营养相对缺乏的状态,大脑的功能也会受到一定影响,无法像正常情况下那样集中精力。比如在课堂上不能专心听讲,玩耍时容易从一个活动转移到另一个活动而不能持久专注。
不同年龄的儿童在初期症状上可能会有一些差异,比如婴幼儿时期更多体现在对奶量等的摄入减少、体重增长异常等;学龄儿童可能更突出在对食物的选择性拒绝、情绪和学习注意力方面的表现。而且这些症状可能会受到孩子生活方式的影响,比如如果孩子平时有过多摄入零食等不良生活习惯,可能会加重厌食症初期的食欲改变等症状。家长需要密切关注孩子的这些表现,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优先通过调整饮食结构、营造良好进食氛围等非药物方式来改善,避免小龄儿童过早依赖药物干预。同时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症状是否持续加重,若有异常应及时就医排查其他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