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的常见原因主要有遗传因素、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衰退、不良生活方式等;治疗方法主要有饮食调整、增加运动、药物治疗等。

一.原因
1.遗传因素
2型糖尿病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若父母一方或双方患有糖尿病,子女患病风险显著增加。特定基因如TCF7L2、KCNJ11等的变异可能影响胰岛素分泌或作用,导致血糖调节异常。
2.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核心机制,指身体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肥胖人群,尤其是腹型肥胖者,脂肪组织分泌的炎症因子会干扰胰岛素信号传导,使胰岛素无法正常发挥作用,血糖因此升高。
3.胰岛β细胞功能衰退
长期高血糖、脂毒性及胰岛淀粉样蛋白沉积等因素,会损伤胰岛β细胞,导致其分泌胰岛素的能力逐渐下降。早期表现为餐后血糖升高,后期空腹血糖也会超标。
4.不良生活方式
长期高糖、高脂饮食,缺乏运动,以及吸烟、酗酒等习惯,会加重代谢负担,诱发胰岛素抵抗。此外,睡眠不足或过度也可能影响糖代谢。
二.2型糖尿病的治疗
1.饮食调整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身高、活动量等因素计算每日所需的总热量,合理控制饮食摄入。保证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合理比例。
2.增加运动
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和喜好选择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骑自行车、太极拳等。对于年龄较大或有关节疾病的患者,可以选择对关节压力较小的运动方式,如游泳、太极拳等。
3.药物治疗
当生活方式干预不能有效控制血糖时,需要考虑药物治疗。目前有多种降糖药物可供选择,如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等。
2型糖尿病患者需定期监测血糖,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并遵医嘱用药。若出现视力模糊、手足麻木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预防并发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