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治疗胸痛的药物一般包括质子泵抑制剂、非甾体抗炎药、硝酸酯类药物、抗血小板聚集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等,但需注意,引起胸痛的原因有很多,要针对病因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常见的病因包括胃食管反流、肋软骨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等。
1.质子泵抑制剂
如果患者患有胃食管反流,胃酸或胃内容物会反流至食管下段,刺激食管黏膜引发炎症或痉挛,胸骨后出现烧灼样疼痛,常伴反酸、嗳气,平卧或弯腰时加重。
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等药物治疗,通过抑制胃壁细胞H⁺-K⁺-ATP酶活性,减少胃酸分泌,缓解胃酸反流至食管引发的胸骨后烧灼痛。
2.非甾体抗炎药
肋软骨炎患者由于肋软骨与胸骨连接处发生无菌性炎症,局部组织水肿、增生压迫神经末梢,会导致前胸壁持续性钝痛或压痛,活动或咳嗽时疼痛加剧。
患者可遵循医生的建议服用布洛芬胶囊、吲哚美辛胶囊、依托考昔胶囊等非甾体抗炎类药物治疗,能抑制环氧化酶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降低局部炎症反应及痛觉敏感性,缓解疼痛感。
3.硝酸酯类药物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会导致管腔狭窄,心肌供血不足,进而引发缺氧代谢产物堆积,刺激心脏交感神经传入纤维,产生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常放射至左肩、下颌。
患者可遵循专家的建议服用硝酸酯类药物治疗,如单硝酸异山梨酯片、硝酸甘油片、硝酸异山梨酯片等,能扩张冠状动脉及外周静脉,降低心脏前后负荷,改善心肌供血,缓解患者因心肌缺血缺氧引发的胸痛。
4.抗血小板聚集类药物
如果冠状动脉急性闭塞,会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心肌细胞释放大量钾离子、乳酸等物质,直接刺激心脏感觉神经末梢,引发剧烈持久胸痛,同时机会伴濒死感、大汗淋漓等症状。
患者可遵医嘱服用如阿司匹林肠溶片、双嘧达莫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聚集类药物治疗,能抑制血小板活化及血栓形成,稳定冠状动脉斑块,预防心肌梗死进展,减轻血栓阻塞血管导致的剧烈持久胸痛。
5.β受体阻滞剂
主动脉夹层患者由于主动脉内膜撕裂,而血液会进入中膜形成血肿,压迫或撕裂外膜,同时交感神经兴奋加剧心肌缺,引发撕裂样剧痛,疼痛从胸部向背部放射。
可按照医生的建议服用酒石酸美托洛尔胶囊、盐酸普萘洛尔缓释片、阿替洛尔片等β受体阻滞剂治疗,能阻断心脏β₁受体,降低心肌耗氧量,减慢心率,增加冠状动脉灌注时间,改善心肌供血,减轻胸痛感。
如果患者突发胸痛,应立即停止当前活动,增加休息时间。如果胸痛症状持续加重,要尽快到医院就医检查,以免延误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