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炎患者便秘严重的原因一般包括饮食结构改变、药物副作用、炎症损伤、神经功能紊乱、菌群失调等,可以采取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方法处理。
1.饮食结构改变
结肠炎患者因腹痛、腹泻等症状,通常会主动减少高纤维食物的摄入量,以减轻肠道刺激。但是膳食纤维是促进肠道蠕动的重要物质,摄入不足会导致粪便体积缩小、水分吸收增加,肠道蠕动减缓,进而引发严重便秘。
患者需多食用燕麦、油麦菜、橙子等高纤维食物,同时保证每日饮水量在1500-200ml之间,能软化粪便,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秘。
2.药物副作用
结肠炎患者通常会服用蒙脱石散、药用炭片、硫酸庆大霉素碳酸铋胶囊等药物治疗,通过吸附肠道内水分和毒素减少腹泻,但过度吸附会导致粪便干硬,同时可能抑制肠道正常蠕动,从而出现严重的便秘。
患者可以听从医生的建议调整用药一段时间后,肠道功能会有所恢复,肠道动力增强,便秘症状可得到缓解。其次,要建立规律排便习惯,每日晨起后可以轻轻按照顺时针方向按摩左下腹,促进肠蠕动,能帮助大便排出。
3.炎症损伤
结肠炎症会导致肠道黏膜充血水肿,形成溃疡或瘢痕组织,使肠壁僵硬、弹性下降,肠道蠕动能力减弱。同时,炎症还可能引发肠道狭窄,阻碍粪便通过,造成粪便滞留,引发比较严重的便秘。
患者应遵医嘱服用抗炎药物治疗,如左氧氟沙星片、诺氟沙星胶囊、阿奇霉素分散片等,控制炎症发展,修复受损黏膜,恢复肠道正常弹性与蠕动功能,改善便秘。
4.神经功能紊乱
肠道神经系统受炎症刺激后,支配肠道蠕动的神经信号传导异常,肠道平滑肌收缩节律紊乱,无法有效推动粪便排出。而且,长期炎症还可能损伤肠道神经丛,导致肠道动力不足,形成严重的便秘。
患者可以遵循医生的指导服用多潘立酮片、枸橼酸莫沙必利片、盐酸伊托必利胶囊等调节肠道动力的药物,恢复肠道正常节律,减轻便秘症状。
5.菌群失调
结肠炎会破坏肠道内正常菌群平衡,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有益菌数量减少,有害菌过度繁殖,其产生的毒素会抑制肠道蠕动,同时改变粪便性状,使其干硬难排,加重便秘。
可遵循专家的指导口服乳酸菌素片、酪酸梭菌活菌片、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等益生菌制剂,增加有益菌数量,抑制有害菌繁殖,改善肠道微环境,促进排便。
患者每天可以进行30分钟左右的运动,如快走、慢跑、瑜伽等,能加快肠道蠕动速度,对改善便秘有利。若便秘持续超过三天,或伴随剧烈腹痛、腹胀、呕吐、便血等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消化内科就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