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与鼻炎在流涕、鼻塞、耳部症状、头痛、颈部淋巴结肿大等表现上有区别,流涕方面鼻咽癌多为回吸性涕血,鼻炎多为清水样或脓涕;鼻塞方面鼻咽癌多为单侧进行性加重,鼻炎多为单侧或双侧、可逆性为主;耳部症状方面鼻咽癌易致耳鸣等且进行性,鼻炎相对少见且轻;头痛方面鼻咽癌多为单侧持续性,鼻炎多为鼻窦炎症反射性双侧隐痛等;颈部淋巴结肿大方面鼻咽癌多为无痛性进行性增大,鼻炎少见且多为有痛性反应性肿大,不同年龄、性别人群症状有差异,不良生活方式及家族史等对发病有影响。
一、流涕情况
鼻咽癌:一般流涕症状不典型,多为回吸性涕血,即擤鼻时仅有少量血丝,或从口中回吸出带血的鼻涕,这是由于肿瘤表面破溃出血所致,通常出血量较少且不易自行停止,可能伴随肿瘤刺激鼻腔黏膜等情况,但单纯流涕表现不突出。
鼻炎:流涕较为常见,多为清水样涕(过敏性鼻炎发作时)或脓涕(感染性鼻炎时),流涕量相对较多,可呈持续性或间歇性,一般无回吸性涕血表现,主要是鼻腔黏膜受炎症刺激分泌增多导致。不同类型鼻炎流涕特点有差异,如血管运动性鼻炎流涕也较明显,受温度、气味等刺激易发作。
二、鼻塞表现
鼻咽癌:鼻塞多为单侧进行性加重,随着肿瘤逐渐增大,堵塞鼻腔一侧,开始可能为轻中度鼻塞,逐渐加重,影响呼吸,且一般无明显感染时的鼻黏膜充血水肿导致的可逆性特点,多呈肿瘤占位性逐渐阻塞的态势。
鼻炎:鼻塞可为单侧或双侧,间歇性或持续性。感染性鼻炎引起的鼻塞,鼻黏膜充血肿胀明显时,使用减充血剂等治疗可缓解,具有可逆性;过敏性鼻炎的鼻塞与过敏原刺激有关,接触过敏原时发作,脱离后部分可缓解,也有一定可逆性,但长期反复发作的鼻炎可能导致鼻黏膜肥厚等情况使鼻塞加重,但相对鼻咽癌的进行性单侧鼻塞发展较慢。
三、耳部症状
鼻咽癌:肿瘤易侵犯咽鼓管咽口,导致咽鼓管功能障碍,引起耳鸣、耳闷、听力下降等耳部症状。因为咽鼓管与中耳相通,肿瘤阻塞咽鼓管后,中耳内气压变化,影响听力等,多见于单侧耳部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能逐渐加重。
鼻炎:一般单纯鼻炎引起耳部症状相对较少,但若鼻炎导致鼻黏膜肿胀波及咽鼓管,也可能出现轻度耳鸣、耳闷等,但相对鼻咽癌引起的耳部症状程度较轻且较少见,多不呈进行性加重的典型耳部受肿瘤侵犯表现。
四、头痛表现
鼻咽癌:头痛较为常见,多为单侧持续性头痛,部位多在颞部、顶部等,是由于肿瘤侵犯颅底骨质、神经或颅内侵犯等原因引起,疼痛较顽固,一般药物缓解效果不佳,随着肿瘤进展头痛可能逐渐加重。
鼻炎:鼻炎引起的头痛相对少见,多为鼻窦炎症引起的反射性头痛,一般为双侧交替性或弥漫性隐痛、胀痛,与鼻炎发作相关,在鼻炎控制后头痛多可缓解,疼痛性质和程度与鼻咽癌的头痛有明显区别。
五、颈部淋巴结肿大
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肿大较为常见,多为无痛性、进行性增大的淋巴结,质地较硬,活动度差,开始可能为单侧,逐渐可累及双侧,是因为鼻咽癌容易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肿瘤细胞经淋巴管转移至颈部淋巴结所致。
鼻炎:一般鼻炎很少引起颈部淋巴结肿大,除非是非常严重的感染性鼻炎引发颈部淋巴结反应性轻度肿大,但多为双侧、可活动、有压痛的淋巴结,与鼻咽癌的无痛性、进行性增大的淋巴结表现不同。
不同年龄人群中,鼻咽癌和鼻炎的症状可能有一定表现差异,比如儿童鼻咽癌相对少见,但出现上述相关症状时也需警惕;女性和男性在症状表现上无特异性差异;长期吸烟、接触化学毒物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鼻咽癌风险相对增高,其症状可能更易被忽视,而鼻炎患者中一些有过敏体质的人群流涕等症状更典型;有鼻咽癌家族史等病史的人群,出现相关症状时要高度警惕鼻咽癌可能,需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鉴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