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需进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检测以明确妊娠及初步判断胚胎发育,孕酮检测辅助判断胚胎发育及排查黄体功能不全等,血常规了解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等情况,肝肾功能检查监测肝肾功能,血型检查为分娩输血等做准备,各检测有不同意义及相应影响因素。
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检测
1.检测意义:hCG是由胎盘合体滋养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激素,是早期诊断妊娠的重要指标。一般受精后6-7天受精卵着床后,滋养细胞开始分泌hCG,随后血hCG水平迅速升高。通过检测血hCG水平可以明确是否怀孕,而且在怀孕早期,还可以根据hCG的翻倍情况初步判断胚胎发育是否正常。例如,正常妊娠时,血hCG约每1.7-2天翻倍一次,如果hCG翻倍不良,可能提示胚胎发育异常,如宫外孕、胚胎停育等情况。
2.影响因素:年龄方面,一般年轻女性hCG分泌相对较为规律,但年龄不是绝对影响因素;生活方式上,正常的生活方式对hCG检测结果影响不大,但如果存在内分泌疾病等病史,可能会影响hCG的分泌水平。对于有既往宫外孕病史等特殊病史的女性,检测hCG时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二、孕酮检测
1.检测意义:孕酮是由卵巢黄体分泌的一种天然孕激素,对维持妊娠起着重要作用。在怀孕早期,孕酮水平过低可能导致流产等不良妊娠结局。通过检测孕酮水平,可以辅助判断胚胎的发育情况。一般来说,怀孕早期孕酮值在一定范围内较为稳定,若孕酮水平持续偏低,结合hCG情况,可考虑黄体功能不全等问题,必要时可能需要进一步处理。
2.影响因素:年龄较小的孕妇相对来说黄体功能可能相对不稳定,年龄较大的孕妇孕酮水平也可能有变化趋势;生活方式中过度劳累等可能影响孕酮分泌;有黄体功能不全等病史的孕妇,孕酮水平往往偏低,在检测时需要特别关注。
三、血常规检查
1.检测意义:血常规检查可以了解孕妇的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等指标情况。血红蛋白可以反映孕妇是否贫血,孕期由于血容量增加,孕妇容易出现生理性贫血,如果血红蛋白过低,需要及时补充铁剂等进行纠正,以保证孕妇和胎儿的健康。白细胞可以反映孕妇是否存在感染等情况,孕期白细胞可能会有生理性轻度升高,但如果升高明显并伴有发热等症状,可能提示感染。血小板可以反映孕妇的凝血功能情况,血小板过低可能会增加孕期出血的风险。
2.影响因素:年龄较大的孕妇可能本身身体状况相对复杂,血常规指标可能更容易出现异常;有贫血病史的孕妇血常规中血红蛋白可能持续偏低;生活方式中饮食不均衡等可能影响血常规指标,如缺铁性贫血可能与孕妇铁摄入不足有关。
四、肝肾功能检查
1.检测意义:肝功能检查可以了解孕妇的肝脏功能情况,如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指标,孕期肝脏负担加重,通过检测肝功能可以及时发现肝脏是否有损伤等情况。肾功能检查可以了解孕妇的肾脏功能,如肌酐、尿素氮等指标,孕期肾脏的负担也会加重,通过检测肾功能可以判断肾脏是否能够正常代谢,及时发现肾功能异常情况。
2.影响因素:年龄较大的孕妇肝肾功能可能相对有所下降;有肝脏或肾脏病史的孕妇肝肾功能指标更容易出现异常;孕期如果服用某些药物等也可能影响肝肾功能指标,在检测时需要告知医生孕期用药情况以便综合判断。
五、血型检查
1.检测意义:血型检查主要是明确孕妇的血型,如ABO血型和Rh血型等。这对于分娩时的输血等医疗情况非常重要,尤其是Rh阴性血型的孕妇,如果孕妇是Rh阴性,丈夫是Rh阳性,可能会发生新生儿溶血病等情况,提前了解血型情况可以做好相应的预防和处理准备。
2.影响因素:血型是由遗传决定的,与年龄、生活方式等无关,但有家族血型相关疾病病史的孕妇需要特别关注血型情况,在孕期要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关监测和预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