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压迫可引发运动障碍(包括肌肉力量改变、肌张力异常)、感觉障碍(包括感觉减退或缺失、感觉异常)、反射异常(包括腱反射改变、病理反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包括二便功能障碍、体温调节异常),不同年龄人群各障碍表现及对生活影响不同,如儿童患者影响运动发育、感觉认知等,老年患者增加跌倒、受伤、感染等风险。
肌张力异常:脊髓受压可能引起肌张力增高或降低。肌张力增高表现为肌肉僵硬、活动受限,如痉挛性截瘫患者会出现下肢肌张力增高,膝关节、髋关节屈曲困难;肌张力降低则表现为肌肉松软,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肢体活动无力、关节活动度异常增大等情况。不同年龄人群肌张力异常的表现形式和对生活的影响程度不同,儿童患者可能影响其运动功能的正常发展,老年患者则会影响其日常的平衡和行走功能。
感觉障碍
感觉减退或缺失:脊髓压迫会干扰感觉神经的传导,导致相应区域感觉减退或缺失。例如,脊髓丘脑束受损会引起痛觉、温度觉障碍,患者可能感觉不到疼痛或对温度的感知异常。在身体的不同部位受压时,感觉障碍的区域也不同,如颈髓压迫可能导致上肢相应区域的痛温觉减退;胸髓压迫会使躯干相应节段的感觉减退。儿童患者若出现感觉障碍,可能无法准确感知外界刺激,影响其对自身身体状况的认知和安全防护;老年患者则可能因为感觉不灵敏而容易受伤,如烫伤、擦伤等。
感觉异常: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感觉异常,如麻木、刺痛等。这种异常感觉可能是由于脊髓受压后神经传导异常引起的神经冲动紊乱所致。不同患者的感觉异常表现程度和部位各异,有些患者可能是局部的麻木,而有些患者可能是较为广泛的区域出现刺痛等感觉。对于儿童患者,感觉异常可能影响其情绪和行为表现,如因为身体的不适而烦躁不安;老年患者则可能因为长期的感觉异常而影响睡眠和生活质量。
反射异常
腱反射改变:脊髓压迫会影响腱反射,常见的如膝腱反射、跟腱反射等。腱反射可能出现亢进或减弱。腱反射亢进常见于上运动神经元受损,如颈髓压迫导致锥体束受损时,膝腱反射、跟腱反射可能亢进;而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则可能见于下运动神经元受损或脊髓受压严重导致神经传导严重受阻的情况。儿童患者的腱反射情况需要结合其正常的发育阶段来判断,若出现异常可能提示脊髓发育或功能存在问题;老年患者的腱反射异常则可能与脊髓的退行性变以及压迫因素相关,影响其神经功能的评估和疾病的诊断。
病理反射:当脊髓受压导致锥体束受损时,可能出现病理反射,如巴宾斯基征阳性等。病理反射的出现提示上运动神经元受损,是脊髓压迫累及锥体束的重要体征之一。不同年龄患者的病理反射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儿童患者出现病理反射需要高度警惕神经系统发育异常或脊髓病变等情况;老年患者出现病理反射则可能与脊髓的老化、退变以及存在的压迫因素有关,对于疾病的定位和定性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二便功能障碍:脊髓压迫累及圆锥或马尾神经时,常出现二便功能障碍。表现为尿潴留、尿失禁或大便失禁等。尿潴留是指膀胱内尿液不能正常排出,患者可能出现下腹部胀痛、膀胱区膨隆等表现;尿失禁则是尿液不自主流出;大便失禁是指无法控制大便的排出。儿童患者出现二便功能障碍可能影响其生长发育和生活质量,需要及时干预;老年患者则可能因为二便功能障碍而增加泌尿系统感染、肛周皮肤损伤等风险,严重影响生活自理能力和健康状况。
体温调节异常:脊髓受压可能影响自主神经对体温调节的功能,导致体温调节异常。例如,可能出现体温波动或对环境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下降等情况。不同年龄患者的体温调节异常表现不同,儿童患者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未完善,脊髓压迫更易影响其体温调节功能,可能出现体温不稳定的情况;老年患者由于自主神经功能本身存在一定退变,脊髓压迫后更易出现体温调节方面的问题,在环境温度变化时更容易出现体温异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