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压迫症可引发运动障碍(肌肉无力、肌张力异常)、感觉障碍(感觉减退或缺失、感觉过敏)、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二便功能障碍、体温调节障碍)、反射异常(病理反射阳性、浅反射减弱或消失),不同年龄患者表现及影响各异,儿童患者影响运动发育、二便及神经系统评估等,成年患者影响生活自理、心理健康及病情诊断治疗,老年患者加重日常活动困难、影响生活质量及体温调节等。
肌张力异常:受压早期可能出现肌张力增高,表现为肌肉僵硬,被动活动肢体时阻力增大;后期可能出现肌张力降低,肌肉松弛,这是由于脊髓长期受压导致神经细胞变性,神经调节功能紊乱。对于老年患者,本身肌肉功能有所减退,脊髓压迫症引起的肌张力异常可能会进一步影响其日常活动能力,如穿衣、洗漱等精细动作及行走等粗大动作都会受到影响,因为老年患者身体机能处于衰退状态,神经肌肉协调能力下降,脊髓受压对其肌张力的影响会加重生活自理困难。
感觉障碍
感觉减退或缺失:受压平面以下的皮肤会出现感觉减退,如对痛觉、温度觉、触觉的感知能力下降,严重时可完全缺失。这是因为脊髓内的感觉传导束受损,痛觉和温度觉纤维以及触觉纤维无法正常将外周的感觉信号传导至大脑。不同部位脊髓受压感觉障碍的范围不同,颈段脊髓受压可能导致上肢及颈部以下躯体感觉异常,儿童患者若发生在颈部脊髓,可能影响其对颈部及上肢感觉的正常感知,从而影响其对周围环境刺激的反应,可能出现对疼痛等感觉不敏感而导致受伤风险增加;成年患者则可能影响日常的感觉体验和对身体状况的感知。
感觉过敏:在受压区域周围可能出现感觉过敏现象,即对正常刺激产生过强的感觉反应,这是由于脊髓受压后神经纤维的异常放电所致。老年患者由于神经敏感性可能与年轻人不同,感觉过敏的表现可能不太典型,但也会有相应的感觉异常不适,影响其生活质量,如对轻微的衣物接触都可能感觉不适。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二便功能障碍:脊髓压迫症常导致膀胱和直肠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表现为尿潴留或尿失禁,以及便秘或大便失禁。当脊髓圆锥或马尾神经受压时,膀胱和直肠的神经支配受到影响,尿潴留是因为膀胱逼尿肌失去神经支配而不能收缩排尿,尿失禁则是膀胱过度充盈后尿液不自主流出;便秘是由于直肠括约肌张力异常,大便排出困难,大便失禁是直肠括约肌失去控制能力。儿童患者出现二便功能障碍会严重影响其生活和健康,需要特别关注其排尿排便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因为儿童的泌尿系统和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脊髓受压对其二便功能的影响可能更严重且恢复相对困难;成年患者二便功能障碍会极大影响生活自理和心理健康,需要积极治疗脊髓压迫症来改善症状。
体温调节障碍:脊髓压迫可能影响自主神经对体温的调节,出现体温异常,如高热或体温偏低,这是因为脊髓内的自主神经中枢受损,不能正常调节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老年患者体温调节功能本身就有所下降,脊髓压迫症导致的体温调节障碍可能会使他们更容易出现体温波动,在环境温度变化时更难维持正常体温,需要注意环境温度的调控,避免过热或过冷对老年患者造成不良影响。
反射异常
病理反射阳性:如巴宾斯基征阳性等,这是由于脊髓锥体束受损,正常的神经抑制被解除,出现异常的反射。儿童患者出现病理反射阳性需要考虑脊髓压迫症等神经系统疾病的可能,因为儿童神经系统处于发育阶段,脊髓受压对其锥体束的影响可能导致异常反射的出现,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成年患者病理反射阳性提示脊髓有器质性病变,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以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浅反射减弱或消失:如腹壁反射、提睾反射等浅反射减弱或消失,这是因为脊髓的浅反射弧受损,神经传导中断。不同年龄患者浅反射减弱或消失的表现和意义有所不同,儿童患者浅反射减弱或消失可能影响其神经系统发育的评估,而成年患者则提示脊髓病变累及相应的脊髓节段,需要针对脊髓压迫症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来恢复神经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