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鼻窦炎的处理包括一般治疗(休息、多饮水、鼻腔护理)、药物治疗(抗生素、鼻用糖皮质激素、黏液促排剂)、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无效或存在鼻腔解剖结构异常时),不同人群(儿童、成人)有特殊考虑,还需预防与处理并发症,儿童治疗谨慎、家长需密切观察,成人要监测病情、调整生活方式,并发症需及时发现并住院综合治疗。
一、急性鼻窦炎的一般处理
(一)一般治疗
1.休息与多饮水:患者应保证充足的休息,有助于身体恢复。同时要多饮水,保持鼻腔黏膜湿润,促进分泌物排出,一般每天饮水1500-2000ml左右,具体可根据年龄、体重等调整,儿童需注意少量多次饮水,避免一次饮水过多引起不适。
2.鼻腔护理:可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能清除鼻腔内分泌物,减轻鼻腔黏膜水肿,改善鼻腔通气。对于儿童,要选择合适的儿童型鼻腔冲洗器,冲洗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鼻腔黏膜。
二、药物治疗
(一)抗生素
1.适用情况:如果急性鼻窦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如出现脓涕、持续高热等症状时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常见的致病菌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2.药物选择:一般首选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如儿童可选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成人可选用头孢呋辛等,但需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是否有药物过敏史等选择合适的抗生素,使用时要遵循足疗程的原则,避免细菌耐药。
(二)鼻用糖皮质激素
1.作用:可减轻鼻腔黏膜炎症反应,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对于儿童,要根据年龄选择合适的剂量和剂型,一般2岁以上儿童可使用儿童型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
2.使用方法:使用前需先清洁鼻腔,然后将药物喷入鼻腔,使用时要注意正确的操作方法,确保药物能到达鼻腔合适部位。
(三)黏液促排剂
1.作用:促进鼻腔和鼻窦内黏液排出,改善纤毛活性。如桉柠蒎肠溶软胶囊等,儿童可使用儿童剂型,服用时可用适量温水送服,避免咬破胶囊。
三、手术治疗
(一)适用情况
1.保守治疗无效:如果经过规范的药物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如持续鼻塞、头痛、脓涕等症状无改善,可考虑手术治疗。
2.存在鼻腔解剖结构异常:如鼻中隔偏曲、鼻息肉等影响鼻窦引流时,也需要手术矫正解剖结构异常,以恢复鼻窦的正常引流和通气功能。
四、不同人群的特殊考虑
(一)儿童
1.治疗特点:儿童急性鼻窦炎在治疗时需更加谨慎,药物选择要充分考虑儿童的年龄、体重等因素。例如在使用抗生素时,要选择儿童适用的剂型和剂量,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生长发育有影响的药物。鼻腔冲洗时要选择儿童专用的温和冲洗液,操作要轻柔。
2.家长注意事项:家长要密切观察儿童的症状变化,如体温、鼻塞程度、流涕情况等,如有异常及时就医。同时要让儿童多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儿童接触过敏原等可能加重病情的因素。
(二)成人
1.病情监测:成人急性鼻窦炎患者要注意监测病情进展,如症状是否加重、是否出现并发症等。在使用药物时要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如有其他基础疾病,要告知医生正在服用的其他药物。
2.生活方式调整:成人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病情的恢复,加重鼻窦炎的症状。
五、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一)并发症的预防
1.积极治疗原发病:及时规范治疗急性鼻窦炎,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如控制感染、改善鼻腔引流等。
2.密切观察病情: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头痛加剧、视力改变、颈部僵硬等症状,要警惕颅内、眶内等并发症的可能,及时就医检查。
(二)并发症的处理
1.颅内并发症:如出现脑膜炎、脑脓肿等颅内并发症,需立即住院治疗,可能需要进行抗感染、降颅压等综合治疗,病情严重时可能需要手术干预。
2.眶内并发症:如出现眶蜂窝织炎等眶内并发症,也需要住院治疗,进行抗感染等治疗,必要时可能需要手术引流等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