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压迫症临床症状

来源:民福康

脊髓压迫症可导致感觉、运动、自主神经功能及反射异常。浅感觉障碍表现为病变节段以下痛觉、温度觉减退或丧失,深感觉障碍是病变累及薄束、楔束时出现位置觉、振动觉减退或消失;运动障碍有痉挛性瘫痪(初期病变平面以下同侧肢体痉挛性瘫痪,表现为肌张力增高等)和弛缓性瘫痪(病变累及脊髓前角、前根时出现病变节段以下弛缓性瘫痪,表现为肌张力降低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包括排尿排便障碍(早期尿潴留,后期尿失禁,排便可便秘或大便失禁)和皮肤营养障碍(病变平面以下皮肤干燥、无汗等,晚期出现皮肤水肿、溃疡等);反射异常有病变节段相关反射改变(相应浅反射减弱或消失)和病理反射出现(如巴宾斯基征阳性等),不同年龄患者表现及意义有差异。

深感觉障碍:病变累及薄束、楔束时可出现深感觉障碍,表现为病变平面以下的位置觉、振动觉减退或消失。患者可能无法准确感知肢体的位置,如闭眼时不能正确说出肢体所处的位置,行走时像踩在棉花上一样不稳。对于儿童来说,深感觉障碍可能影响其运动发育和平衡能力;老年人则可能增加跌倒的风险,因为难以准确感知肢体位置和步态平衡。

运动障碍

痉挛性瘫痪:脊髓受压初期,常出现病变平面以下同侧肢体痉挛性瘫痪。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等。这是因为皮质脊髓束受压,上运动神经元受损,导致肌肉的随意运动受到影响。比如患者下肢可能出现肌张力增高,膝关节和踝关节屈伸不灵活,腱反射比正常增强,像膝腱反射可能明显亢进,还可能引出巴宾斯基征等病理反射。不同年龄段的患者,痉挛性瘫痪的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神经系统可塑性较强,但脊髓受压对其运动功能的影响可能更严重地阻碍正常运动发育;老年人则可能因为肌肉力量本身下降,痉挛性瘫痪会进一步影响其日常活动能力,如行走困难、穿衣洗漱等动作难以完成。

弛缓性瘫痪:病变累及脊髓前角、前根时,可出现病变节段以下弛缓性瘫痪,表现为肌张力降低、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肌肉萎缩等。例如病变在颈髓时,相应节段支配的上肢肌肉可能出现弛缓性瘫痪,表现为肌肉无力、萎缩,上肢活动受限。儿童如果出现脊髓前角或前根受损导致的弛缓性瘫痪,会严重影响其肌肉的正常发育和运动功能,可能导致肢体发育不良等问题;老年人出现此类情况,会进一步加重肢体的功能障碍,影响生活自理能力。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排尿排便障碍:脊髓受压早期,常出现尿潴留,随着病情进展可发展为尿失禁。排便也可出现障碍,表现为便秘或大便失禁。这是因为脊髓的排尿排便中枢及传导通路受损,影响了正常的神经调控。儿童时期,脊髓的排尿排便功能尚未完全成熟,脊髓压迫导致的排尿排便障碍可能严重影响其泌尿系统和消化系统的正常发育,需要特别关注和及时干预;老年人本身可能存在一些基础的泌尿系统和消化系统功能减退,脊髓压迫导致的排尿排便障碍会使其生活质量大幅下降,增加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

皮肤营养障碍:病变平面以下皮肤干燥、无汗、脱屑,晚期可出现皮肤水肿、溃疡等营养障碍表现。这是由于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影响了皮肤的血液循环和汗腺分泌等。不同年龄患者的皮肤营养障碍表现有所差异,儿童皮肤较为娇嫩,脊髓压迫导致的皮肤营养障碍可能更容易出现溃疡等严重情况,且恢复相对较慢;老年人皮肤本身就相对脆弱,血液循环较差,脊髓压迫引起的皮肤营养障碍会更难恢复,需要加强皮肤护理,预防溃疡等并发症的发生。

反射异常

病变节段相关反射改变:病变节段相应的浅反射(如腹壁反射、提睾反射等)减弱或消失。例如胸髓受压时,相应节段的腹壁反射可能减弱或消失。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反射改变的意义有所不同,儿童的腹壁反射、提睾反射等本身可能不如成年人稳定,脊髓压迫导致的反射改变需要结合其年龄特点来综合判断病情;老年人的反射本身可能有所减退,要注意区分是脊髓压迫导致的反射异常还是正常衰老引起的反射变化。

病理反射出现:如前所述,脊髓受压时可出现病理征阳性,如巴宾斯基征等,这是上运动神经元受损的重要体征之一。不同年龄患者出现病理反射的意义不同,儿童时期如果出现病理反射阳性需要高度警惕脊髓等神经系统的病变,因为儿童正常情况下病理反射多为阴性,而老年人出现病理反射阳性则提示可能存在上运动神经元受损的情况,需要进一步排查脊髓等部位的病变。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大便失禁
大便失禁是指机体对直肠内液态和固态内容物以及气体的蓄控能力丧失,导致大便次数增多,是排便功能紊乱的一种症状,由多种原因引起。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什么是脊髓压迫症
肖士鹏 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脊髓压迫症指的是脊髓受压后所引起的神经病变,进而产生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脊髓压迫症根据病变的部位可分为硬膜内脊髓压迫症和硬膜外脊髓压迫症两种类型。此病主要的病因包括炎症、脊柱外伤、脊柱退行性病变、肿瘤、先天性畸形等,可压迫脊髓,导致脊髓神经功能异常,出现神经根性疼痛、感觉与运动障碍、反射异常等症状。
脖子肩膀后背僵硬酸痛怎么缓解
肖士鹏 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脖子肩膀后背僵硬酸痛可以进行对症治疗、对因治疗,还要注意生活管理。 1.对症治疗 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双氯芬酸、塞来昔布或依托考昔等药物减轻疼痛,还可以进行推拿按摩、红外线照射治疗促进局部循环,缓解不适症状。 2.对因治疗 如果是颈椎间盘突出压迫脊髓引起的,患者可以进行前入路手术、后入路手术等
多发性骨髓肿瘤最好的治疗方法
朱希山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多发性骨髓肿瘤不存在最好的治疗方法,但一般采取化疗、手术治疗、放疗、并发症治疗等方式来处理。 1.化疗 化疗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最重要的手段。临床上通常采用2-3种,甚至4种药物,组成联合的化疗方案,来杀灭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控制病情的发展,尽可能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长春新碱、环磷酰胺
勃起不久不坚是什么病
薄海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勃起不久不坚是指男性在性行为开始后短时间内出现勃起失去或不坚硬的一种症状。 勃起不久不坚可能与心理压力、焦虑、紧张、抑郁等情绪问题有关。也可能与神经系统的疾病或损伤有关,如脊髓压迫症、多发性硬化症等,可能影响到勃起功能。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会影响到血液流动,从而影响勃起质量。 勃起不久不坚的
肺癌引起后背痛是怎样的痛
胡牧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肺癌引起后背痛,类型不同,疼痛的性质也不同,包括胸膜转移、骨转移等。 1、胸膜转移 肺癌病情进展后,癌细胞会侵犯胸膜组织,导致胸部出现不规则隐痛或者钝痛等现象。疾病加重时,疼痛感可加剧,并且持续不缓解,甚至促使肩部、胸背部出现放射性痛。 2、骨转移 当肺癌进展至晚期阶段,癌细胞可转移至骨组织,如脊柱
多发性骨髓瘤
霍延青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多发性骨髓瘤可能与电离辐射、化学因素、病毒感染、遗传因素、免疫因素等因素有关,可以进行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放疗等治疗。 1.电离辐射 长期接触电离辐射或某些射线的人群,如核工业工人和经常接触放射线的工作人员,患多发性骨髓瘤的风险显著增加。 2.化学因素 长期接触苯及其衍生物、有机溶剂等化学物质,可
脊柱转移瘤的临床表现
张涛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脊柱转移瘤的临床表现包括疼痛、神经根刺激症状以及脊髓压迫症状。 1.疼痛 脊柱转移瘤引起的疼痛通常包括局部疼痛、机械性疼痛和神经根性疼痛。局部疼痛是由于肿瘤生长引起骨膜拉伸和炎症所致,常表现为深部“咬噬性”或“酸痛性”疼痛,夜间疼痛更明显,活动后可能有所缓解。机械性背痛则随姿势和活动而变化,常由脊柱
什么人不适合练八段锦
卫兰香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脊椎损伤者、严重心肺疾病的患者以及体质虚弱的患者通常不适合练习八段锦。 1、脊椎损伤者 如果存在脊椎骨折,或伴有肢体麻木、无力等脊髓压迫症状,应避免练习八段锦,以免因腰背伸展导致损伤或神经压迫症状加重。 2、严重心肺疾病者 虽然八段锦动作轻柔,但也会消耗一定的体力,如果存在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勃起不久不坚是什么病
严肃 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三甲
勃起不久不坚是指男性在性行为开始后短时间内出现勃起失去或不坚硬的一种症状。 勃起不久不坚可能与心理压力、焦虑、紧张、抑郁等情绪问题有关。也可能与神经系统的疾病或损伤有关,如脊髓压迫症、多发性硬化症等,可能影响到勃起功能。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会影响到血液流动,从而影响勃起质量。 勃起不久不坚的
如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
张涛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颈椎间盘突出症可采取物理治疗、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 1、物理治疗 患者可通过头颈牵引、佩戴颈托来改善颈背肌肉力量,减少颈部活动,有助于缓解局部疼痛等不舒服的症状。 2、药物治疗 当局部疼痛、麻木明显时,患者可遵医嘱选择布洛芬、塞来昔布、甲钴胺等药物治疗,以达到缓解肌肉痉挛,营养神经的效果,从而缓
脊髓压迫症症状
万兴 主治医师
金华市中心医院 三甲
脊髓压迫症的症状有如下几种:一、疼痛。疼痛是最常见的症状,因为病变性质和部位不同,所以疼痛可以表现为首发症状,或者是在病程的中晚期才出现,出现疼痛的主要原因是脊神经后根或脊髓的后角细胞受到刺激。二、感觉障碍。在病程的早期,由于病变体积较小,感觉纤维虽然受到压迫,但是功能还在,因此主要表现为感觉过敏或感觉异常,表现为麻木感、束带感,后者可以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