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咽峡炎的引发因素包括感染因素(细菌如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病毒如EB病毒、柯萨奇病毒)、局部因素(邻近器官疾病如慢性鼻炎、鼻窦炎影响,咽部本身病变如急性咽峡炎迁延不愈)、全身因素(免疫力低下如儿童和老年人,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贫血影响)、环境因素(空气污染如化学污染物、粉尘刺激,气候因素如干燥、寒冷气候影响)。
一、感染因素
(一)细菌感染
1.具体病菌及感染途径:
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是较为常见的引发慢性咽峡炎的细菌病原体。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比如在人员密集且通风不良的环境中,健康人吸入含有该病菌的飞沫后就可能被感染。另外,口腔卫生状况不佳时,该病菌也容易在咽部定植繁殖,进而引发慢性炎症。有研究表明,在一些慢性咽峡炎患者的咽拭子培养中,经常能分离出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葡萄球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可通过直接接触被污染的物品或者自身皮肤黏膜的破损处进入咽部引发感染。如果患者本身有皮肤疖肿等葡萄球菌感染病灶,病菌可能通过血液循环传播至咽部,导致慢性咽峡炎的发生。
(二)病毒感染
1.常见病毒及感染特点:
EB病毒:是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也与慢性咽峡炎的发生有一定关联。EB病毒主要通过唾液传播,比如与感染者共用餐具、水杯等都可能导致感染。感染后病毒会在咽部淋巴组织中持续存在,引起咽部的慢性炎症反应。研究发现,在部分慢性咽峡炎患者的血清中可以检测到EB病毒相关抗体水平的异常升高。
柯萨奇病毒: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例如接触了被柯萨奇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源后,病毒会侵入咽部,引起咽部黏膜的炎症。在夏季等肠道病毒活跃的季节,柯萨奇病毒感染导致慢性咽峡炎的风险相对较高。
二、局部因素
(一)邻近器官疾病影响
1.鼻部疾病:
慢性鼻炎:鼻腔分泌物会倒流至咽部,长期刺激咽部黏膜。比如慢性鼻炎患者,鼻腔内的炎性分泌物不断向后流入咽峡部,其中含有的炎症介质、细菌等会持续作用于咽部黏膜,导致咽部黏膜充血、水肿,引发慢性咽峡炎。有临床观察发现,慢性鼻炎患者中慢性咽峡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鼻部疾病的人群。
鼻窦炎:鼻窦的炎性分泌物同样可经鼻窦开口流入咽部,刺激咽峡部黏膜。鼻窦炎患者的鼻窦内长期存在炎症,脓性分泌物不断排出,流向咽部后对咽部黏膜造成慢性刺激,进而诱发慢性咽峡炎。
(二)咽部本身病变
1.急性咽峡炎迁延不愈:
急性咽峡炎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或者患者自身抵抗力较弱,病情就可能迁延不愈,逐渐转为慢性咽峡炎。例如,急性咽峡炎发作时咽部黏膜充血、肿胀、疼痛等症状较为明显,如果在发病初期没有规范使用抗生素等药物控制感染,炎症就会持续存在,黏膜组织反复受到炎症损伤,导致慢性炎症的形成。
三、全身因素
(一)免疫力低下
1.年龄因素:
儿童: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抵抗力相对较弱。例如婴幼儿时期,免疫系统功能不完善,对各种病原体的抵御能力较差,容易受到病毒、细菌等的侵袭,从而增加了患慢性咽峡炎的风险。随着年龄增长,免疫系统逐渐完善,患慢性咽峡炎的几率会相对降低,但在一些特殊时期,如儿童感冒频繁发作时,也可能因反复感染导致慢性咽峡炎。
老年人:老年人的免疫系统功能逐渐衰退,身体各器官的功能也有所下降。例如,老年人的咽部黏膜萎缩,局部抵抗力降低,同时合并其他基础疾病的概率较高,如糖尿病等,这些因素都使得老年人更容易受到病原体的感染,进而引发慢性咽峡炎。
(二)全身性疾病影响
1.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水平长期处于较高状态,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真菌等病原体的生长繁殖,咽部容易受到感染且不易痊愈。例如,糖尿病患者咽部的白细胞功能可能受到影响,其吞噬病原体的能力下降,使得咽部的感染难以有效控制,从而增加了慢性咽峡炎的发生风险。而且,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慢性咽峡炎容易反复发作,难以治愈。
贫血: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会导致机体氧气供应不足,影响咽部黏膜的正常代谢和修复功能。例如缺铁性贫血患者,由于血红蛋白含量降低,咽部黏膜处于相对缺氧的状态,局部抵抗力下降,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进而引发慢性咽峡炎。长期贫血还会使咽部黏膜的修复能力减弱,炎症难以消退,导致慢性炎症的持续存在。
四、环境因素
(一)空气污染
1.化学污染物:
长期处于含有有害化学污染物的环境中,如工业废气排放较多的区域,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会刺激咽部黏膜。这些化学污染物会损伤咽部黏膜的上皮细胞,破坏黏膜的屏障功能,使咽部容易受到病原体的感染,进而引发慢性咽峡炎。有研究检测了长期生活在空气污染严重地区的人群咽部黏膜情况,发现其黏膜损伤程度明显高于生活在空气质量良好地区的人群。
粉尘:在粉尘环境中工作或生活的人群,如矿工、建筑工人等,空气中的大量粉尘会被吸入咽部,附着在咽部黏膜表面,刺激咽部黏膜,导致咽部黏膜的慢性炎症。粉尘颗粒还可能携带病原体,进一步加重咽部的炎症反应。
(二)气候因素
1.干燥气候:
在干燥的气候条件下,咽部黏膜的水分容易丢失,导致黏膜干燥、脆弱。例如在秋冬季节,空气湿度较低,咽部黏膜水分蒸发加快,黏膜的防御功能下降,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此时,即使没有明显的病原体感染,干燥的环境也可能引发咽部的慢性炎症,表现为慢性咽峡炎的症状。
寒冷气候:寒冷的天气会使咽部血管收缩,局部血液循环减少,咽部黏膜的营养供应不足,抵抗力降低。人体在寒冷环境中容易受凉,导致上呼吸道的防御功能下降,病原体容易侵入咽部引发炎症,长期处于寒冷气候环境中就可能发展为慢性咽峡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