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脱垂有阴道肿物脱出、腰骶部酸痛及下坠感、排尿排便异常等症状,还会带来局部组织损伤、泌尿系统并发症、心理问题等危害,如局部组织长期摩擦溃疡、影响生殖系统功能、引发反复尿路感染、导致膀胱结石形成、造成社交障碍与自卑及增加抑郁风险等。
一、子宫脱垂的症状
1.阴道肿物脱出
不同程度表现:轻度子宫脱垂可能在行走、劳动、下蹲或排便等腹压增加时,阴道口有肿物脱出,平卧休息后可自行还纳;重度子宫脱垂者,肿物长期脱出在阴道口外,不能自行还纳,甚至用手推回后还会再次脱出。例如,一些经产妇在产后若过早从事重体力劳动,就容易出现这种情况,随着年龄增长、雌激素水平下降,症状可能会逐渐加重。对于老年女性,由于盆底组织退化,子宫脱垂的发生率相对较高,阴道肿物脱出的情况也更为常见。
对生活的影响:脱出的肿物长期与衣物摩擦,可导致局部组织溃疡、感染、出血等。患者会感觉会阴部有异物感,行动不便,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2.腰骶部酸痛及下坠感
发生机制:子宫脱垂时,盆腔脏器移位,牵拉周围的韧带、筋膜,同时盆底肌肉受到损伤,患者会出现腰骶部酸痛,尤其在劳累后症状加重。同时,有下腹、阴道、会阴部的下坠感,类似于月经前的坠胀感,但程度更重。比如,长时间站立、久蹲后,这种酸痛和下坠感会明显加剧。对于从事重体力劳动的女性,由于腰部和盆底承受的压力较大,更容易出现腰骶部酸痛及下坠感。
对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影响:这种不适症状会影响患者的情绪,导致焦虑、烦躁等不良心理状态,进一步加重身体的不适感受,形成恶性循环。
3.排尿、排便异常
排尿问题:子宫脱垂可能压迫膀胱,导致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引起尿潴留或张力性尿失禁,即当腹压增加时(如咳嗽、大笑、打喷嚏等),尿液不自主流出。例如,有的患者在咳嗽时就会出现漏尿的情况,这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是在社交场合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对于绝经后的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降低,尿道黏膜变薄,同时子宫脱垂导致的排尿异常可能会更加明显。
排便问题:子宫脱垂可能压迫直肠,引起排便困难,出现便秘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排便不尽感。比如,有的患者几天才能够排便一次,且排便时需要用力屏气,这会进一步加重子宫脱垂的程度,形成不良循环。
二、子宫脱垂的危害
1.局部组织损伤
长期摩擦溃疡:子宫脱垂导致阴道内的组织长期与外界摩擦,尤其是脱出的宫颈和阴道壁部分,容易发生黏膜溃疡、出血。如果合并感染,还会出现脓性分泌物,伴有异味,严重影响患者的局部健康。例如,有患者因子宫脱垂出现阴道溃疡,经检查发现溃疡面有感染迹象,需要进行局部清创和抗感染治疗。对于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免疫力相对较低,子宫脱垂引起的局部损伤更容易发生感染且不易愈合,需要更加关注和积极处理。
影响生殖系统功能:严重的子宫脱垂可能影响精子进入宫腔,从而影响受孕。即使受孕,也可能因为子宫环境的改变导致妊娠结局不良,如早产、胎膜早破等。研究表明,子宫脱垂患者的早产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女性,子宫脱垂会给她们的生育计划带来很大困扰和风险。
2.泌尿系统并发症
反复尿路感染:子宫脱垂引起的排尿异常,如尿潴留、尿失禁等,容易导致泌尿系统反复感染。长期的尿路感染会影响肾脏功能,严重时可发展为肾盂肾炎,出现发热、腰痛等症状,甚至可能导致慢性肾功能损害。例如,有患者因子宫脱垂反复出现尿路感染,进而引发肾盂肾炎,经过治疗后病情才得到控制,但肾脏功能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对于老年人,本身泌尿系统功能就有所减退,子宫脱垂导致的泌尿系统并发症会对他们的健康造成更严重的威胁。
膀胱结石形成:长期的尿潴留会使尿液中的晶体物质沉积,容易形成膀胱结石。膀胱结石会引起尿频、尿急、尿痛、血尿等症状,进一步加重泌尿系统的损伤。有研究发现,子宫脱垂患者中膀胱结石的发生率高于正常人群。
3.心理问题
社交障碍与自卑:子宫脱垂导致的阴道肿物脱出、排尿排便异常等症状,会使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产生诸多不便,尤其是在公共场合,患者可能会因为担心出现不适症状而避免社交活动,逐渐产生社交障碍。同时,患者会因为自身身体的异常而产生自卑心理,影响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例如,一些年轻女性因为子宫脱垂而不敢与他人近距离接触,严重影响了她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对于青春期女性,子宫脱垂带来的心理影响可能会对她们的身心发育产生不良影响,需要给予更多的心理支持和干预。
抑郁风险增加:长期受子宫脱垂症状的困扰,患者容易出现抑郁情绪。抑郁会进一步影响患者的食欲、睡眠等,使身体的恢复更加困难,形成更为严重的身心不良循环。研究显示,子宫脱垂患者的抑郁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