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血虚有诸多常见症状,包括血虚筋脉失养相关的肢体麻木、震颤、拘挛;血虚头目失养相关的眩晕、视力减退、耳鸣;血虚肌肤失养相关的皮肤干燥、爪甲异常;以及全身血虚相关的面色萎黄、心悸失眠、月经不调等,不同人群在各症状上有不同表现及相关诱因。
1.血虚筋脉失养相关症状
肢体麻木:肝血不足,不能濡养筋脉,可导致肢体出现麻木感,尤其在手指、脚趾等部位较为常见,儿童若肝血虚可能影响其肢体的正常感觉和运动协调,成人则会感觉手足发木、屈伸不利等。女性由于生理特点,肝血虚时更易出现肢体末端的麻木不适,可能与月经失血等因素导致肝血相对不足有关。
震颤:肝血亏虚,筋脉失去滋养,会出现肢体、眼睑等不自主的震颤现象。儿童肝血虚引起震颤相对较少见,但成人中可能因劳累、久病等致肝血虚而出现手抖等震颤表现,女性在更年期等特殊生理阶段,由于激素变化等因素,也可能增加肝血虚震颤的发生风险。
拘挛:肝血虚不能润泽筋脉,可引发筋脉拘挛,表现为肌肉紧张、痉挛,如小腿抽筋等。女性在孕期、哺乳期,由于身体消耗较大,肝血相对不足,更容易出现腿部拘挛现象;儿童若存在营养不良等情况,也可能因肝血虚出现筋脉拘挛,如夜间小腿抽筋等。
2.血虚头目失养相关症状
眩晕:肝血不足,头目失于濡养,会出现眩晕症状,表现为头晕眼花,轻者闭目可缓,重者如坐舟车,旋转不定。女性在经期、产后,由于失血较多,易出现肝血虚眩晕;儿童若有脾胃虚弱影响气血生化,也可能导致肝血虚眩晕,表现为精神萎靡、头晕等。
视力减退:肝血亏虚,不能上荣于目,会出现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等表现。长期用眼过度、年老体衰、女性更年期肝肾阴虚等情况都可能导致肝血虚进而影响视力,儿童若肝血虚可能出现视物不清,影响其学习和日常活动,比如看书时容易眯眼等。
耳鸣:肝血不足,耳部失于滋养,可出现耳鸣症状,表现为耳内蝉鸣样声响。女性在绝经期前后,由于内分泌变化,肝血虚更容易伴随耳鸣;儿童若有耳部感染等病史且同时存在肝血虚,可能加重耳鸣症状,影响听力相关的神经功能。
3.血虚肌肤失养相关症状
皮肤干燥:肝血亏虚,不能滋养肌肤,会出现皮肤干燥、粗糙、脱屑等表现。无论是儿童、成人还是女性,若肝血虚都可能出现皮肤状态变差,儿童皮肤娇嫩,肝血虚时更易出现皮肤干燥起皮;女性由于皮肤相对敏感,肝血虚时皮肤干燥问题可能更明显,尤其在秋冬季节更为突出。
爪甲异常:肝血不足,爪甲失于荣养,会出现爪甲薄脆、变形、颜色淡白等表现。儿童爪甲异常可能与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脾胃虚弱影响肝血生成有关;女性月经不调、失血过多等情况易导致肝血虚,从而出现爪甲异常,如指甲苍白无华、容易断裂等。
4.全身血虚相关伴随症状
面色萎黄:肝血不足,不能上荣于面,导致面色失去红润,呈现萎黄色。儿童若肝血虚,面色可能偏黄、无光泽;女性在肝血虚时,除了面色萎黄,还可能因气血不足出现唇色淡白等表现;成人长期慢性疾病耗伤肝血也会出现面色萎黄的情况。
心悸失眠:肝血与心血相互依存,肝血虚则心血不足,心失所养,出现心悸、失眠多梦等症状。女性由于情感丰富,思虑过多等因素,更易出现肝血虚导致的心悸失眠;儿童若受到惊吓或先天心脾不足,再加上肝血虚,也可能出现睡眠不安、易惊醒、心慌等表现;成人工作压力大、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易诱发肝血虚进而出现心悸失眠。
月经不调:女性肝血不足,冲任二脉失于濡养,可出现月经周期延后、经量减少、色淡质稀等月经不调表现。青春期女性由于肝肾尚未充盛,容易出现肝血虚导致月经不调;育龄期女性若有流产史、长期节食减肥等情况,也易引发肝血虚而出现月经异常;围绝经期女性由于肝肾亏虚,肝血虚是导致月经紊乱的常见原因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