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性皮炎症状多样,皮肤损害有红斑、丘疹、水疱、大疱、糜烂渗出、结痂等,自觉症状有瘙痒、灼热感,症状分布与接触部位一致且不同接触物有特殊表现,儿童反应更敏感、老年人症状不典型且恢复慢、过敏体质人群更易发病且症状重,其表现受多种因素影响,需结合病史等综合诊断。
接触性皮炎是皮肤或黏膜接触某些外界物质后,在接触部位发生的炎症反应,其症状表现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皮肤损害表现
红斑:是常见的早期症状,接触部位出现边界清楚的红斑,颜色可从淡红色到鲜红色不等,其发生与接触物引起的局部免疫反应有关,炎症介质释放导致血管扩张充血从而出现红斑。例如,接触某些植物后,接触部位迅速出现淡红色红斑。
丘疹:在红斑基础上可出现丘疹,为针尖至米粒大小的隆起性皮损,质地较硬,多因局部炎症刺激导致表皮细胞增生等改变所致。比如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后,接触部位先有红斑,随后出现密集的小丘疹。
水疱:严重时可形成水疱,水疱内含有清亮或浑浊的液体,水疱的形成是由于表皮内细胞间或细胞内液体聚集。若接触强刺激性物质,可能很快出现水疱,水疱大小不一,小的如针尖,大的可如黄豆。
大疱:部分严重病例可出现大疱,大疱直径通常大于1厘米,大疱的出现往往提示接触物的刺激较强或机体的反应较剧烈,疱液多为澄清或血性。
糜烂与渗出:如果水疱破裂,可形成糜烂面,并有液体渗出,糜烂面是表皮缺损的表现,渗出液中含有血浆成分等。例如,接触强酸强碱后,局部迅速出现水疱,水疱破裂后形成糜烂面并大量渗出。
结痂:渗出的液体干燥后形成结痂,结痂是由渗出的血浆、细胞碎屑等干燥后形成,起到一定的保护创面作用,但也可能影响皮肤的透气性等。
自觉症状
瘙痒: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瘙痒感,瘙痒程度因人而异,可为轻度瘙痒到剧烈瘙痒。瘙痒是由于炎症介质刺激神经末梢引起,患者会不自觉地搔抓接触部位,而搔抓可能进一步加重皮肤损伤。儿童由于皮肤感觉较为敏感,接触性皮炎时瘙痒感可能更为明显,且儿童可能因瘙痒而哭闹不安,需特别注意避免其过度搔抓导致皮肤破损加重。
灼热感:部分患者接触部位有灼热感,这与局部血管扩张、炎症反应导致神经末梢受到刺激有关,接触强刺激性物质时灼热感往往较明显。
症状的分布特点
与接触部位一致:接触性皮炎的皮肤损害通常局限于接触部位,呈现出与接触物接触范围相符合的分布特点,边界较为清楚。例如,手部接触洗衣粉后,皮疹仅出现在手部接触洗衣粉的部位;面部接触化妆品后,皮疹局限于面部接触化妆品的区域。这是因为接触物仅作用于接触部位的皮肤黏膜,所以症状分布具有明显的接触部位局限性。
不同接触物引起的特殊表现:不同的接触物引起的接触性皮炎可能有一些特殊表现,如接触动物性物质(如毛发、昆虫毒液等)引起的接触性皮炎,可能除了红斑、丘疹等表现外,还可能因昆虫叮咬等因素伴有局部的肿胀;接触植物性物质(如漆树、荨麻等)引起的接触性皮炎,症状出现的时间可能因接触物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在接触后数小时至数天内发病,且皮疹表现可能有其特点,如接触漆树后可能迅速出现明显的红斑、水疱等。
特殊人群的症状特点
儿童:儿童皮肤较为娇嫩,对接触物的反应可能更敏感,接触性皮炎时症状可能相对更明显,且由于儿童表达能力有限,往往以搔抓等行为提示皮肤不适。例如,儿童接触某些玩具上的特殊材质后,可能很快出现明显的红斑、丘疹,且瘙痒剧烈,容易因搔抓导致皮肤破损加重,家长需密切观察儿童接触部位皮肤情况。
老年人:老年人皮肤屏障功能减退,接触性皮炎的症状可能相对不典型,红斑、丘疹等表现可能不如年轻人明显,但可能更容易出现皮肤干燥、糜烂等情况,且老年人恢复相对较慢。同时,老年人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接触性皮炎可能会影响其基础疾病的控制,需综合考虑进行治疗。
过敏体质人群:过敏体质人群接触相同的接触物时,发生接触性皮炎的概率更高,且症状可能更严重。过敏体质人群体内免疫系统处于相对敏感状态,接触过敏原后更容易引发强烈的免疫反应,导致皮肤出现更明显的红斑、水疱等严重症状。
接触性皮炎的症状表现受接触物的性质、接触时间长短、机体的反应性等多种因素影响,通过观察皮肤损害的特点、分布情况以及患者的自觉症状等,可以初步判断是否为接触性皮炎,但最终的诊断还需要结合病史、斑贴试验等检查综合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