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核气是怎样引起的

来源:民福康

梅核气的发生与情志不遂、饮食不节、外感六淫、脏腑功能失调等因素相关。情志不遂可因长期精神压力等致肝失疏泄气郁上逆咽喉;饮食不节包括饮食不规律损伤脾胃生痰湿及过食肥甘厚味生湿热上蒸咽喉;外感六淫中风寒之邪可致肺失宣发病邪上犯咽喉,风热之邪可致肺经风热熏蒸咽喉;脏腑功能失调包括肝失调达气机郁滞上逆咽喉、脾胃虚弱聚湿生痰气结咽喉、肺失宣降气血运行不畅致咽喉异物感。

一、情志不遂

1.情绪因素对梅核气的影响

长期的精神压力、焦虑、抑郁等情志不舒的情况是梅核气的常见诱因。从中医理论角度,肝主疏泄,若情志不遂,肝失疏泄,气郁不畅,循经上逆于咽喉,就会导致梅核气的发生。现代心理学研究也发现,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情绪状态下的人群,其自主神经功能容易失调,影响到咽喉部的感觉神经功能,从而出现类似梅核气的咽部异物感等症状。例如,一些长期面临工作压力大、生活不如意等情况的人群,更容易出现梅核气相关症状。对于女性而言,由于其情绪相对更为细腻,在面临家庭、工作等多方面压力时,情志不遂导致梅核气的几率相对较高。

2.生活方式与情志的关联

不良的生活方式也可能加重情志不遂的情况进而诱发梅核气。比如长期熬夜,会影响人体的生物钟和内分泌功能,导致情绪调节失衡,增加情志不舒的风险。过度劳累会使人身体和精神处于疲惫状态,也容易引发情志的不畅。对于儿童,如果长期处于紧张的学习环境或者家庭氛围不和谐的情况,虽然相对成人来说情志因素的影响程度不同,但也可能通过影响其身心发育,间接影响到气机的调畅,不过儿童梅核气相对较少见,但也有相关报道显示在一些长期心理压力下的儿童也可能出现类似症状。

二、饮食不节

1.饮食不规律的影响

长期饮食不规律,如暴饮暴食、过度节食等,会损伤脾胃功能。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运化,若脾胃受损,运化失常,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输布,就会产生痰湿。痰湿循经上结于咽喉,可导致梅核气。例如,经常暴饮暴食的人群,胃肠负担加重,脾胃功能紊乱,容易产生痰湿等病理产物。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饮食不规律的影响有所不同。儿童如果长期饮食不规律,会影响脾胃的正常发育,导致脾胃功能虚弱,增加痰湿内生的可能性;老年人脾胃功能本身相对较弱,饮食不规律更容易损伤脾胃,进而引发梅核气相关症状。

2.过食肥甘厚味的作用

过食肥甘厚味,如过多食用油炸食品、甜食等,会滋生湿热。湿热蕴结于中焦,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进而产生痰湿等病理产物。痰湿与湿热相互胶着,上蒸于咽喉,导致咽部出现异物感等梅核气的表现。对于女性,由于其可能更倾向于食用一些甜食等,若长期过量食用,更容易出现湿热内生的情况。而在不同年龄阶段,老年人消化功能减退,过食肥甘厚味更易加重脾胃负担,导致痰湿湿热内生;儿童则由于脾胃功能尚未完善,过食肥甘厚味也会影响脾胃功能,不过相对而言儿童出现这种情况的几率相对较低,但也需要注意合理饮食。

三、外感六淫

1.风寒之邪的影响

外感风寒之邪,侵袭人体肌表,可影响肺的宣发功能。肺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若肺的宣发功能失常,肺气失于宣降,病邪循经上犯咽喉,就可能引发梅核气。例如,在寒冷季节,不注意保暖,外感风寒后,容易出现咽部不适等症状,若风寒之邪长期滞留,就可能发展为梅核气。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的免疫力相对较弱,在寒冷季节更容易外感风寒,若不及时调理,可能影响肺的功能进而引发梅核气;老年人肺卫功能衰退,外感风寒后更难恢复,也容易出现肺气失宣而导致梅核气相关表现。

2.风热之邪的作用

外感风热之邪,风热之邪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导致肺经风热,热邪熏蒸咽喉,使咽喉部气血不畅,出现咽部异物感等梅核气症状。在炎热季节,外感风热之邪的情况相对较多,如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又不注意补充水分等,容易感受风热之邪。对于女性,在月经周期等特殊生理阶段,机体抵抗力相对下降,更容易外感风热之邪而引发梅核气相关症状。儿童在炎热天气下活动过多,出汗较多,若不及时调整,也容易感受风热之邪,影响肺的功能而导致梅核气。

四、脏腑功能失调

1.肝失调达与梅核气

肝主疏泄,不仅调畅气机,还调节情志。若肝失调达,气机郁滞,可上逆于咽喉,导致梅核气。从脏腑关系来看,肝与胆相表里,与脾胃也有密切联系。肝失调达可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进而加重痰湿等病理产物的产生,形成恶性循环。对于女性,由于其生理特点,如月经周期中激素水平的变化等,更容易出现肝失调达的情况,从而增加梅核气的发病风险。例如,在月经前期,女性体内激素水平波动较大,容易出现情绪波动,进而影响肝脏的疏泄功能,导致梅核气症状加重或诱发。

2.脾胃虚弱与梅核气

脾胃虚弱是梅核气的重要发病基础。脾胃虚弱,运化无力,水湿内停,聚湿生痰,痰气互结于咽喉,就会出现咽部异物感等梅核气表现。老年人由于年龄增长,脾胃功能逐渐衰退,更容易出现脾胃虚弱的情况。儿童脾胃功能尚未健全,若喂养不当等,也容易导致脾胃虚弱,进而引发痰湿内生,导致梅核气。例如,一些儿童长期食用生冷食物,损伤脾胃,就会出现脾胃虚弱,痰湿内生,出现咽部不适等类似梅核气的症状。

3.肺失宣降与梅核气

肺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若肺失宣降,气的运行不畅,就会影响到咽喉部的气血运行,导致咽部出现异物感等梅核气症状。无论是儿童、成年人还是老年人,若外感邪气等因素导致肺失宣降,都可能引发梅核气。例如,长期吸烟的人群,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伤肺脏,影响肺的宣降功能,从而增加梅核气的发病几率。对于老年人,肺脏功能本身有所减退,若再受到外邪侵袭等,更容易出现肺失宣降而导致梅核气。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梅核气
梅核气是指咽喉中有异常感觉,但不影响进食为特征的病症。如梅核塞于咽喉,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时发时止为特征的咽喉疾病。相当于西医的咽部神经官能症,或称咽癔症、癔球。该病多发于壮年人,以女性居多。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梅核气的症状是什么?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梅核气的患者常常感觉咽部有异物感,如有痰在咽喉中,咽不下去,咳不出来,大多数人并不能咳嗽出痰,反而会经常清嗓。大多数梅核气的患者,常常爱生气,易怒,爱吃甜食,闻到异味后,可能会使咳嗽加重,或咽部异物感加重。梅核气是中医病名,中医认为是痰气互结于咽中造成的。
梅核气的五大症状是什么?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梅核气是中医病证名,指因情志不遂、肝气瘀滞、痰气互结停聚于咽导致的,以咽中似有梅核阻塞、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时发时止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临床上又称为咽异感症或者咽部神经官能症,其五大临床表现主要是咽部有异物阻塞感、咳嗽不能缓解、吞咽不能下行、症状时有时无和不影响进食。
梅核气是由什么引起来的啊?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梅核气是中医病证名,主要表现为咽中异物感,咳之不出,咽之不下。主要好发于女性,大部分因为心情不好,肝气运行气机不畅。造成气血痰饮在体内瘀滞,病理产物在咽喉部互结停聚,因此形成了以咽喉部好像有梅核阻塞、咳不出来、咽不下去的症状。
梅核气和慢性咽炎区别?
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梅核气和慢性咽炎不完全是一种疾病。梅核气是中医的病证名,慢性咽炎是西医的病名。梅核气是以咽中有异物感,但不影响进食为特征。慢性咽炎是以咽粘膜,粘膜下及淋巴组织等部位的炎症,表现咽干、咽痒、灼热感、异物感等。根据有相同的症状,慢性咽炎是可以认为成梅核气的。在日常生活中,建议多喝水,多食蔬菜和水果;防止
慢性咽炎是梅核气吗?
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梅核气不是慢性咽炎,二者的症状虽然非常的相似,但是是起因不同的二种疾病。 慢性咽炎是咽喉部的慢性炎症,病人往往有咽痛、咽干不适,恶心等表现,往往反复发作,耳鼻喉科检查可以发现咽部的充血水肿等,而梅核气是病人自我感觉的咽部阻塞感,和情绪有关,往往病人情绪低落时容易感觉异常,转移注意力后症状可以减轻。
关于梅核气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梅核气中医治疗方法比较多,可以用针灸治疗,如合谷、太冲、丰隆等穴位,按摩热敷颈部。在生活上注意防止辛辣刺激的食物,不要暴饮暴食,不要是过冷和过烫的食物,防止过度发音,特别是大喊大叫。另一方面可以口服清咽利喉的药物,也可使用含片和雾化吸入等方式使用抗炎的药物改善症状。
梅核气是什么症状
刘长燕 副主任医师
黑龙江省中医医院南岗分院 三甲
梅核气主要表现为咽喉部有各种不适感觉,比如烧灼感、咽部痒感,但并不会妨碍饮食。肠胃会有不适,比如肠胃蠕动异常、食欲不振、恶心反酸、胃内有气往上顶。情绪方面会有变化,比如烦躁焦虑、恐惧、抑郁,如果症状严重还会表现为失眠。得了梅核气要注意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调整好心态,如果症状较轻通常是可以自愈的。
梅核气是咽炎吗
邹方鹏 副主任医师
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三甲
梅核气不是咽炎。梅核气是中医术语,是咽喉神经官能症,表现症状有咽之不下、吐之不出、咽喉部有异物感,治疗是以疏肝解瘀为主。咽炎是西医术语,是因为咽喉部位慢性炎症引起,治疗给予清咽利喉的咽喉片进行治疗,如银黄含化片、西瓜霜润喉片等。
梅核气病是什么意思
朱瑞先 主任医师
鹤岗市人民医院 三甲
梅核气病是一种中医名词,也叫做癔球症或者是咽部神经官能症或者是慢性咽炎。患者大多数会有咽喉部明显的异物感,感觉有异物卡顿在嗓子眼,咳不出来也咽不下去。一般情况下,患者会有咽喉部的阻塞感,部分患者可能和情绪以及不良的饮食习惯有关。
梅核气看病挂什么科
邹方鹏 副主任医师
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三甲
梅核气是中医术语,可以看中医内科治疗。梅核气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慢性咽炎等疾病,发病原因在中医认为是肝气淤滞所引起,一般给予疏肝解郁治疗,可以应用逍遥丸等进行加减。治疗期间患者要保持情绪乐观、保持心情舒畅、不要精神压力过大等。
梅核气就是慢性咽炎吗
李越胜 主任医师
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 三甲
梅核气是一种中医名词,是感觉到咽喉部有梅核堵塞,吐之不出,咽之不下,但是吃饭、喝水都很正常,而且吃饭、喝水时种堵塞的感觉反而减轻,也就是并没有其他周围组织的病变。一般是情志失调、肝气淤结导致,翻译成现在的语言也叫做神经管能症,也就是咽喉部神经官能症,也叫做慢性咽炎,所以梅核气和慢性咽炎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中医叫梅核气是什么病
张月美 主任医师
济宁市中医院 三甲
中医诊断为梅核气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咽炎。中医认为咽部不适、咽痒、咽干、有异物感、吐之不出、咽之不下的症状,是由于长期心情不好、情绪刺激而引起的。现代医学认为是病毒或者细菌感染导致的咽部粘膜水肿、滤泡增生而出现的咽部不适。建议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
一味中药治疗梅核气
曹晓菊 主任医师
陕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梅核气是一个中医的病名,它的特点是咽喉中如有梅核梗阻喉头,卡之不出,咽之不下,时发时止,不影响进食吞咽。这是一种病症,这个病发生多数和情绪有关系,情志不随肝气郁结,气与体内的痰湿互结,停聚这个部位所导致。通俗的讲就是是气结在这个地方,上下不通。因为它是无形之气,所以不影响吞咽,但是很难受。它的实质是一个咽部的异物感,疏肝理气化痰的中药都可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