鞘膜积液是鞘膜腔内液体超量形成囊肿,按部位分多种类型,发病因先天鞘状突闭合不全或后天炎症、外伤、肿瘤等,表现为积液少无症状或多有坠胀等,可通过体格检查、超声检查诊断,治疗有随访观察和手术等,婴儿患者注意观察及避免腹压增加,成年患者症状明显及时手术及术后护理,老年患者需考虑基础疾病对手术影响及术后并发症预防。
鞘膜积液是指鞘膜腔内积聚的液体超过正常量而形成的囊肿。鞘膜是附着于睾丸表面的腹膜形成的双层囊袋结构,正常情况下鞘膜腔内有少量浆液,起润滑作用。当鞘膜的分泌、吸收功能失衡时,就会导致鞘膜积液的发生。
按发病部位分类
睾丸鞘膜积液:最为常见,鞘膜积液局限于睾丸鞘膜腔内。
精索鞘膜积液:积液位于精索部位,与睾丸鞘膜腔和腹腔不相通。
睾丸精索鞘膜积液(婴儿型):鞘状突在内环处闭合,精索处未闭合,并与睾丸鞘膜腔相通。
交通性鞘膜积液:鞘状突完全未闭合,鞘膜腔与腹腔相通,积液量可随体位改变而变化。
发病原因
先天性因素
胎儿时期,鞘状突闭合不全是交通性鞘膜积液的主要原因。胎儿在发育过程中,鞘状突应该在出生前闭合,如果闭合不全,腹腔内的液体就会通过未闭合的鞘状突流入鞘膜腔,从而形成交通性鞘膜积液。在婴幼儿时期较为常见,随着生长发育有一定的自行闭合可能。
对于精索鞘膜积液,是由于精索部位的鞘状突在发育过程中部分未闭合,导致局部形成积液囊。
后天性因素
炎症:睾丸、附睾、精索等部位发生炎症时,如附睾炎、睾丸炎、精索炎等,炎症刺激会导致鞘膜的分泌增加,吸收减少,从而引起鞘膜积液。常见的病原体有细菌、病毒等,例如大肠杆菌感染引起的附睾炎可能并发鞘膜积液。
外伤:阴囊部位受到外伤,如撞击、跌打等,可能导致鞘膜内出血,血液积聚在鞘膜腔内形成血性鞘膜积液。此外,阴囊手术术后也可能出现鞘膜积液,这与手术过程中对鞘膜的刺激以及局部组织的渗出等因素有关。
肿瘤:睾丸、附睾、鞘膜等部位的肿瘤也可能引起鞘膜积液。肿瘤细胞浸润或压迫鞘膜,影响其正常的分泌和吸收功能,导致液体积聚。例如睾丸肿瘤可能并发鞘膜积液。
临床表现
症状表现
积液量较少时:一般无明显症状,往往在体检时被发现。
积液量较多时:患者可感到阴囊坠胀、疼痛或牵扯感。交通性鞘膜积液的患者,积液量可随体位变化,平卧时积液可回流至腹腔,积液量减少,阴囊可缩小;站立时积液又会积聚,阴囊增大。
婴儿型鞘膜积液:表现为腹股沟区或阴囊部逐渐增大的肿块,肿块边界多不清楚,卧位时可缩小或消失。
体征表现
阴囊或腹股沟区可触及囊性肿块,质地多为柔软,有波动感。睾丸鞘膜积液时,阴囊内的睾丸不易触及;精索鞘膜积液时,可在精索部位触及圆形或椭圆形的囊性肿块,与睾丸有明显分界;交通性鞘膜积液时,挤压肿块,肿块可缩小,松开后又逐渐增大。
诊断方法
体格检查
医生通过视诊可以观察阴囊的大小、形态,触诊可感知肿块的质地、波动感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例如交通性鞘膜积液,平卧时挤压肿块,肿块可缩小,这是与其他类型鞘膜积液的鉴别要点之一。
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是诊断鞘膜积液的重要方法。通过超声可以清晰地显示鞘膜腔内积液的情况,确定积液的部位、范围以及鞘膜的厚度等,还可以鉴别鞘膜积液与阴囊内其他囊性病变,如睾丸肿瘤、精索囊肿等。超声检查能够准确判断鞘膜积液的类型,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治疗原则
随访观察
对于一岁以内的婴儿交通性鞘膜积液,由于有自行吸收的可能,可先进行随访观察,定期复查超声,了解积液的变化情况。因为婴儿的鞘状突有可能在出生后一岁内自行闭合,鞘膜积液也随之吸收。
对于积液量少、无明显症状且不影响生长发育的成人鞘膜积液,也可以考虑随访观察,定期复查,只要积液无明显增多,患者无不适症状,可以暂时不进行特殊治疗。
手术治疗
鞘膜翻转术:是治疗鞘膜积液的常用手术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鞘膜积液,尤其是积液量较多、症状明显的患者。手术将鞘膜切开,翻转多余的鞘膜壁层,然后缝合,以达到消除鞘膜腔、减少积液的目的。该手术效果确切,复发率较低。
精索鞘膜积液剥除术:对于精索鞘膜积液,可将积液的精索鞘膜完整剥除,保留精索的正常结构和功能。这种手术方式能够彻底去除积液的来源,避免复发。
交通性鞘膜积液手术:需要高位结扎鞘状突,同时处理鞘膜积液。手术时需要找到未闭合的鞘状突并将其结扎,防止腹腔液体再次流入鞘膜腔,然后根据情况处理鞘膜积液部分,如翻转或切除等。
不同人群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婴儿患者
婴儿交通性鞘膜积液有一定的自行闭合几率,家长要注意观察婴儿阴囊肿块的大小变化以及是否有其他异常表现。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婴儿过度哭闹、便秘等增加腹压的情况,因为腹压增加可能会加重鞘膜积液的程度。如果婴儿到一岁后鞘膜积液仍未自行吸收,应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时机一般选择在一岁以后,要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手术,确保手术安全。
成年患者
成年患者如果鞘膜积液症状明显,如阴囊坠胀疼痛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或者鞘膜积液进行性增多,应及时考虑手术治疗。在手术前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各项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超声等,了解身体的基本状况。术后要注意休息,保持阴囊部位的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切口感染和鞘膜积液复发。同时,要注意观察阴囊的恢复情况,如有无红肿、渗血等异常表现,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往往可能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在治疗鞘膜积液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基础疾病对手术的影响。对于适合手术的老年患者,手术前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将血压、血糖等调整到相对稳定的状态,以降低手术风险。术后要加强对基础疾病的监测和护理,同时注意鞘膜积液术后的恢复情况,由于老年患者身体恢复相对较慢,要预防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