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疼原因多样,腹腔脏器疾病方面,胃部疾病有胃炎、胃溃疡、胃癌等;肠道疾病包括肠炎(细菌性、病毒性、寄生虫性)、肠梗阻、阑尾炎等;肝胆疾病有胆囊炎、胆结石、肝炎等;胰腺疾病有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等。腹腔外疾病方面,心血管疾病的心肌梗死、心绞痛可致腹疼;呼吸系统疾病的肺炎、胸膜炎可引发腹疼;全身性疾病的过敏性紫癜、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也会导致腹疼,不同人群腹疼原因有别,腹疼患者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治疗。
一、腹腔脏器疾病相关原因
(一)胃部疾病
1.胃炎:多种因素可引起胃炎,如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酗酒等。炎症刺激胃黏膜,导致腹痛,常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例如,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之一,全球约一半以上的人感染幽门螺杆菌,在胃炎患者中幽门螺杆菌检出率较高。
2.胃溃疡:主要病因为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酸分泌过多。典型症状为周期性上腹痛,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钝痛、胀痛、灼痛等,疼痛具有节律性,多在进食后一段时间出现,还可能伴有反酸、嗳气等症状。研究表明,约70%-90%的胃溃疡患者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
3.胃癌: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如幽门螺杆菌感染、遗传因素、长期不良饮食习惯(如高盐饮食、长期食用腌制食品)等。早期胃癌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腹痛、消瘦、呕血、黑便等症状。在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其发生发展是一个多步骤、多因素参与的过程。
(二)肠道疾病
1.肠炎
细菌性肠炎:多由食用被细菌污染的食物引起,常见细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患者可出现腹痛、腹泻、发热等症状,腹泻可为稀便、黏液便或脓血便。例如,大肠杆菌引起的肠炎在夏季较为常见,与饮食卫生密切相关。
病毒性肠炎:常见病毒如轮状病毒等,多见于儿童,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呕吐等,腹泻多为水样便。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急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每年导致全球大量婴幼儿发病。
寄生虫性肠炎:如阿米巴痢疾,由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感染引起,患者可出现腹痛、腹泻、果酱样大便等症状。在一些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较为常见。
2.肠梗阻:可分为机械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和血运性肠梗阻等。机械性肠梗阻常见原因有肠粘连、肠套叠、肠道肿瘤等;动力性肠梗阻可由腹腔手术、腹膜炎等引起;血运性肠梗阻多因肠系膜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导致。肠梗阻的主要表现为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例如,肠套叠在小儿中较为常见,多发生于2岁以下儿童,可出现阵发性腹痛、呕吐、腹部肿块等症状。
3.阑尾炎:典型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开始为上腹部或脐周疼痛,数小时后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可伴有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阑尾炎的发生主要是由于阑尾管腔阻塞(如淋巴滤泡增生、粪石阻塞等)继发细菌感染引起。据统计,约70%-80%的阑尾炎患者有典型的转移性右下腹痛表现。
(三)肝胆疾病
1.胆囊炎:多由胆囊结石梗阻胆囊管引起,细菌感染也可导致。急性胆囊炎表现为右上腹剧烈绞痛,可向右肩部放射,伴有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慢性胆囊炎可有右上腹隐痛、腹胀、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胆囊结石在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女性多于男性,40岁以后发病率逐渐增高,约70%的胆囊炎患者合并胆囊结石。
2.胆结石:包括胆囊结石和胆管结石。胆囊结石可引起右上腹隐痛、饱胀不适等症状,进食油腻食物后可加重;胆管结石可出现腹痛、黄疸、发热等症状。胆结石的形成与胆汁成分代谢异常、胆囊收缩功能减退等多种因素有关,我国胆囊结石的患病率约为7%-10%。
3.肝炎:多种原因可引起肝炎,如病毒性肝炎(甲肝、乙肝、丙肝等)、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炎等。患者可出现腹痛(多为右上腹隐痛)、乏力、黄疸、食欲不振等症状。例如,乙肝是我国较为常见的病毒性肝炎类型,全球约2.57亿人感染乙肝病毒,我国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约占总人口的7%左右。
(四)胰腺疾病
1.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常见病因有胆道疾病(如胆石症)、酗酒、暴饮暴食等。患者突发剧烈腹痛,多位于左上腹,可向背部放射,伴有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情凶险,死亡率较高。我国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胆石症是我国急性胰腺炎最常见的病因,约占50%-70%。
慢性胰腺炎:多由急性胰腺炎反复发作、长期酗酒等引起。主要表现为腹痛、消瘦、腹泻、糖尿病等症状。慢性胰腺炎的病程较长,病情易反复。
二、腹腔外疾病相关原因
(一)心血管疾病
1.心肌梗死:部分心肌梗死患者可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易被误诊为腹痛,同时可伴有胸闷、胸痛、心悸、出汗等症状。这是因为心肌缺血缺氧产生的乳酸等物质刺激神经末梢,通过神经反射引起上腹部牵涉痛。据统计,约15%的心肌梗死患者以腹痛为首发症状,尤其是老年患者更容易被忽略。
2.心绞痛:心绞痛发作时可出现胸痛,也可放射至上腹部,引起腹痛症状,疼痛一般为压榨性、闷痛等,持续时间较短,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
(二)呼吸系统疾病
1.肺炎:累及胸膜的肺炎可引起腹痛,多为牵涉痛,同时伴有咳嗽、咳痰、发热等症状。例如,大叶性肺炎累及胸膜时,可出现上腹部或下腹部疼痛,容易与腹腔脏器疾病混淆。
2.胸膜炎:胸膜炎可导致胸痛,也可伴有腹痛,疼痛与呼吸有关,深呼吸或咳嗽时腹痛加重,同时可伴有胸闷、咳嗽等症状。
(三)全身性疾病
1.过敏性紫癜:是一种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可累及胃肠道,引起腹痛,多为阵发性绞痛,部位不固定,可伴有恶心、呕吐、便血等症状,同时可出现皮肤紫癜、关节痛、血尿等表现。过敏性紫癜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春秋季发病较多。
2.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不佳时可发生酮症酸中毒,出现腹痛、恶心、呕吐、呼吸深快、呼气有烂苹果味等症状,同时伴有高血糖、脱水等表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若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不同年龄段、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腹疼原因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儿童腹疼常见原因有肠套叠、肠系膜淋巴结炎等;女性腹疼还需考虑妇科疾病,如盆腔炎、异位妊娠等;长期酗酒、有胆道疾病病史的人群更易发生胰腺疾病相关的腹疼;有心脏病史的人群出现腹疼时需警惕心血管疾病导致的牵涉痛。对于腹疼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相关辅助检查(如血常规、腹部超声、CT等)以明确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