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膜炎治疗的方法一般包括休息与制动、口服抗炎药物、局部冷敷与热敷、物理治疗、康复锻炼等。

1.休息与制动
骨膜炎急性期需休息,避免患病部位过度活动,减少炎症刺激;必要时使用支具或弹力绷带固定患处,减轻肿胀,为炎症消退创造条件,通常需制动1-2周,避免过早活动加重病情。
2.口服抗炎药物
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萘普生片,缓解骨膜炎引起的疼痛和炎症,需遵医嘱控制剂量,避免长期使用引发胃肠道副作用,定期复查。
3.局部冷敷与热敷
急性期用冰袋冷敷患处,每次15-20分钟,每天3-4次,收缩血管,减轻肿胀疼痛;48小时后改为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吸收,缓解不适。
4.物理治疗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红外线照射、超短波治疗、超声波治疗,改善患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消退,缓解疼痛,需在专业机构按疗程进行,避免自行操作导致损伤。
5.康复锻炼
炎症缓解后,在医生或康复师指导下进行针对性康复锻炼,如肌肉拉伸、关节活动训练,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关节功能,预防骨膜炎复发,需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
若骨膜炎症状持续不缓解、出现局部化脓或发热,应及时就医,通过X线、血常规检查明确病情,在骨科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避免延误病情导致慢性骨膜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