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荨麻疹病程短、诱因明确、皮疹典型、治疗易,慢性荨麻疹病程长、诱因复杂、皮疹表现不典型、治疗复杂,且儿童、老年的急慢性荨麻疹在各方面有不同特点及治疗注意事项。
一、病程方面
急性荨麻疹:病程较短,通常发病时间在6周以内。多是突然发作,可能在接触过敏原等诱因后迅速出现风团、瘙痒等症状。例如,某些人接触了特定食物后,短时间内就会全身出现大小不等的风团,瘙痒明显。
慢性荨麻疹: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病程超过6周甚至数月、数年。病情时轻时重,患者可能会长期反复出现风团和瘙痒,对生活质量产生较大影响。比如有的患者会每周都有发作,持续数月不见好转。
二、病因方面
急性荨麻疹:常见病因多为外界的明确诱因,如食物(鱼虾、蛋类等)、药物(青霉素、磺胺类等)、感染(病毒、细菌、寄生虫等感染)、吸入物(花粉、尘螨、动物皮屑等)等,往往能找到较为明确的触发因素,去除诱因后病情相对容易控制。例如,因进食某种海鲜后出现急性荨麻疹,避免再次食用该海鲜后,病情可能较快缓解。
慢性荨麻疹:病因相对复杂,往往难以明确具体诱因,可能与自身免疫因素、内分泌紊乱、精神因素等有关。自身免疫方面,可能是机体免疫系统出现异常,导致自身产生针对自身组织的抗体参与荨麻疹的发病过程;精神因素方面,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等可能会诱发或加重慢性荨麻疹,且这类患者往往很难找到像急性荨麻疹那样明确的单一诱因。
三、临床表现方面
急性荨麻疹:皮疹表现为突然出现的风团,风团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颜色可为红色或白色,常伴有明显瘙痒。风团一般在数小时内消退,但新的风团可不断出现,病程中一般不伴有全身系统症状,如发热、关节痛等,除非是由严重感染等特殊原因引起的急性荨麻疹可能会伴有全身症状。
慢性荨麻疹:皮疹也是风团,但发作时间较长,反复发作,风团的数量、大小、持续时间等可能不如急性荨麻疹那样典型,瘙痒程度因人而异,但总体来说瘙痒较为顽固。部分慢性荨麻疹患者可能会伴有一些全身症状,如有的患者会出现疲倦、头痛等非特异性全身症状,长期患病还可能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导致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四、治疗方面
急性荨麻疹:治疗主要是去除诱因,使用抗组胺药物进行对症治疗,大多数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后可以较快康复。例如,口服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等,一般能有效控制症状。
慢性荨麻疹:治疗相对复杂,首先也是尽量寻找并避免诱因,但往往较困难。治疗多需要长期使用抗组胺药物,且可能需要逐渐调整药物剂量或种类,部分患者可能需要联合使用免疫调节剂等药物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和药物不良反应,由于病程长,患者需要有足够的耐心配合治疗。
五、特殊人群情况
儿童急性荨麻疹:儿童急性荨麻疹较为常见,病因可能与食物过敏、病毒感染等有关。在治疗时要特别注意药物的选择,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由于儿童表达能力有限,家长要密切观察儿童的症状变化,及时就医。例如,儿童使用抗组胺药物时要选择适合儿童剂型的药物,且要注意药物的安全性和剂量等问题。
儿童慢性荨麻疹:儿童慢性荨麻疹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心理可能会产生影响。需要更加谨慎地寻找病因,治疗上同样要选择合适的药物,同时要关注儿童的营养状况和心理状态,家长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照顾,帮助儿童缓解病情。
老年急性荨麻疹:老年急性荨麻疹患者可能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在治疗时要考虑到患者的基础疾病情况,选择对基础疾病影响较小的药物。要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因为老年人肝肾功能可能有所减退,药物代谢能力下降。例如,使用抗组胺药物时要根据患者的肝肾功能适当调整用药方案。
老年慢性荨麻疹:老年慢性荨麻疹患者病程长,身体机能下降,治疗时除了考虑药物治疗外,还要注重生活方式的调整,如保持良好的心态、合理饮食等。要关注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患者尽可能减轻瘙痒等症状带来的不适,提高生活舒适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