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是发生在甲状腺部位的恶性肿瘤,有乳头状、滤泡状、髓样、未分化等分型,发病与年龄、性别、辐射、遗传、碘摄入等因素有关,临床表现有颈部肿块、压迫及转移症状,可通过超声等影像学及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诊断,治疗包括手术、内分泌及放射性核素治疗,不同分型预后不同,早期诊治至关重要。
一、甲状腺癌的分型
1.乳头状甲状腺癌
是最常见的类型,约占甲状腺癌的70%-80%,多见于儿童和40岁以下的女性。肿瘤生长相对缓慢,恶性程度较低,预后通常较好。其癌细胞呈乳头状结构,容易通过淋巴系统转移,但远处转移相对较少。
2.滤泡状甲状腺癌
约占甲状腺癌的15%-20%,常见于50岁左右的人群,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癌细胞呈滤泡状排列,可侵犯血管,容易发生血行转移,转移部位常见于肺和骨。恶性程度较乳头状癌高,但比未分化癌低。
3.髓样甲状腺癌
约占甲状腺癌的3%-10%,起源于甲状腺滤泡旁细胞(C细胞),能分泌降钙素。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有家族性和散发性两种类型。家族性髓样甲状腺癌常为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Ⅱ型的一部分,恶性程度中等,可出现区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
4.未分化甲状腺癌
约占甲状腺癌的5%-10%,多见于老年人,男性略多于女性。癌细胞分化程度低,恶性程度高,病情进展迅速,短期内可出现颈部肿块迅速增大,并侵犯周围组织,引起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等症状,常伴有远处转移,预后极差。
二、甲状腺癌的发病因素
1.年龄和性别
年龄方面,不同年龄段患甲状腺癌的风险有所不同,儿童时期接受过颈部放射性照射的人群,日后患甲状腺癌的风险明显增加;性别上,女性患甲状腺癌的概率高于男性,可能与女性的内分泌特点等因素有关。
2.辐射暴露
头部或颈部接受过放射性治疗,如儿童期因良性疾病进行颈部放疗,是甲状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例如,日本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后,当地居民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明显升高。
3.遗传因素
某些遗传综合征与甲状腺癌相关,如家族性髓样甲状腺癌与RET原癌基因种系突变有关;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Ⅱ型也常伴有甲状腺髓样癌。如果家族中有甲状腺癌患者,尤其是有特定遗传型甲状腺癌的家族史,其他家庭成员患甲状腺癌的风险会增高。
4.碘摄入
碘摄入异常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可能有关。碘缺乏地区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有升高趋势,而高碘地区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也可能增加。例如,一些研究发现,沿海地区居民由于长期摄入较多含碘食物,甲状腺癌的发病率相对较高,但具体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明确。
三、甲状腺癌的临床表现
1.颈部肿块
多数患者是在无意中发现颈部有肿块,肿块可随吞咽上下移动。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的肿块一般质地较硬,表面不光滑,可呈结节状;髓样癌的肿块有时可触及质硬且活动度较差;未分化癌的肿块生长迅速,短期内可明显增大,质地坚硬,与周围组织粘连固定。
2.压迫症状
压迫气管:肿瘤较大时可压迫气管,引起呼吸困难,患者可出现呼吸急促、喘憋等症状,尤其在活动后加重。
压迫食管:压迫食管时可导致吞咽困难,患者进食时有梗阻感。
压迫喉返神经:侵犯喉返神经可引起声音嘶哑,若双侧喉返神经受侵犯,可导致声带麻痹,出现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3.转移症状
晚期甲状腺癌可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表现为颈部淋巴结肿大;还可发生远处转移,如转移至肺可出现咳嗽、咯血等症状;转移至骨可引起骨痛等。
四、甲状腺癌的诊断
1.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是甲状腺癌筛查和诊断的首选方法。通过超声可以观察甲状腺结节的大小、形态、边界、回声、血流等情况。一般来说,实性低回声结节、结节内有微钙化、结节纵横比大于1(即结节垂直于皮肤的径线大于平行于皮肤的径线)等超声表现提示甲状腺癌的可能性较大。
CT和MRI检查:有助于评估甲状腺癌肿瘤的大小、范围以及与周围组织(如气管、食管、颈部大血管等)的关系,还可发现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对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指导意义。
2.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
是术前明确甲状腺结节性质的常用方法。通过细针穿刺结节,获取细胞进行病理学检查,可明确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准确率较高,对甲状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五、甲状腺癌的治疗
1.手术治疗
是甲状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对于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通常采用甲状腺癌根治术,包括甲状腺腺叶切除加峡部切除或甲状腺全切除术,同时根据情况进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对于髓样癌,手术方式也类似甲状腺癌根治术。未分化癌由于恶性程度高,手术治疗效果差,一般不首选手术,多采用综合治疗。
2.内分泌治疗
甲状腺癌患者术后需要长期服用甲状腺素片,如左甲状腺素钠片,以抑制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分泌,从而降低甲状腺癌复发的风险。TSH水平降低可以抑制甲状腺癌细胞的生长。
3.放射性核素治疗
适用于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术后有残留甲状腺组织或有转移灶的患者。通过口服放射性碘-131,利用其发射的β射线破坏残留的甲状腺组织和转移灶。
六、甲状腺癌的预后
1.乳头状甲状腺癌
预后较好,尤其是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患者,10年生存率较高,多数患者可以长期生存,不影响正常的寿命和生活质量,但需要长期随访,监测复发情况。
2.滤泡状甲状腺癌
预后相对乳头状癌稍差,但其总体预后也较好,早期患者经手术等治疗后预后较好,晚期患者预后相对较差。
3.髓样甲状腺癌
预后中等,早期手术治疗后部分患者可以长期生存,但如果出现转移,预后会受到影响。
4.未分化甲状腺癌
预后极差,患者确诊后多数在数月内死亡,平均生存时间很短。
总之,甲状腺癌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恶性肿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不同类型的甲状腺癌在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等方面存在差异,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