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转移癌是身体其他部位恶性肿瘤经血液循环或淋巴系统等途径转移到骨骼并生长的肿瘤,常见原发肿瘤有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等,临床表现有疼痛、病理性骨折、高钙血症等,诊断方法包括影像学检查(X线、CT、MRI、核素骨扫描)和病理学检查,治疗原则有全身治疗(化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和局部治疗(放射治疗、手术治疗)是恶性肿瘤晚期常见并发症需综合治疗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骨转移癌是指身体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通过各种途径转移到骨骼并继续生长的肿瘤。原发肿瘤的细胞借助血液循环或淋巴系统等途径到达骨骼,并在骨骼内增殖,形成与原发肿瘤病理类型一致的肿瘤。例如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等都比较容易发生骨转移。
发病机制
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脱落进入血管或淋巴管,随着血流或淋巴液流动到达骨骼。肿瘤细胞具有向骨组织定植的特性,能够黏附于骨组织的基质成分,如骨胶原蛋白等,然后在骨骼微环境中增殖,破坏骨组织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常见原发肿瘤及好发骨部位
乳腺癌:好发于胸椎、腰椎、骨盆及肋骨等部位。乳腺癌细胞可以通过血液转移到骨骼,因为乳房的血液供应丰富,且乳房静脉与肋间静脉、椎静脉等相通,为肿瘤细胞转移至骨骼提供了便利途径。
肺癌:常见的骨转移部位包括肋骨、脊柱、骨盆等。肺癌细胞可以通过肺静脉进入体循环,进而到达骨骼。
前列腺癌:前列腺癌骨转移好发于骨盆、腰椎、胸椎、股骨近端等部位。前列腺癌的肿瘤细胞容易侵犯骨组织,可能与前列腺癌组织中存在促进骨转移的因子有关。
临床表现
疼痛:是骨转移癌最常见的症状,疼痛程度各异,可为隐痛、胀痛或剧烈疼痛。疼痛通常是持续性的,夜间可能加重。例如,肺癌骨转移患者可能会出现胸部、脊柱等部位的疼痛,影响患者的睡眠和日常生活。对于儿童患者,骨转移癌引起的疼痛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和活动能力。
病理性骨折:由于肿瘤破坏了骨组织,骨骼的强度降低,在轻微外力作用下就可能发生骨折,称为病理性骨折。比如脊柱骨转移癌可能导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会出现活动受限、脊柱畸形等表现。对于老年患者,本身骨密度下降,发生病理性骨折的风险更高。
高钙血症:肿瘤细胞分泌一些因子如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等,可导致血钙升高,引起高钙血症。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乏力、意识障碍等症状。这种情况在肿瘤晚期患者中较为常见,严重的高钙血症可能会危及生命。
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可以发现骨骼的破坏情况,但对于早期骨转移癌的诊断敏感性较低,因为骨组织破坏达到一定程度(一般破坏20%-30%以上)才会在X线上显示出异常。例如,X线可能发现骨转移灶有溶骨性破坏、成骨性改变或混合性改变等。
CT检查:能够更清晰地显示骨骼的细微结构,对于发现早期骨转移灶比X线更敏感。可以发现X线不易察觉的骨皮质破坏、骨小梁改变等情况。对于脊柱等复杂部位的骨转移,CT检查有助于评估肿瘤对椎体、椎管等结构的侵犯情况。
MRI检查:是诊断骨转移癌较为敏感的方法之一。它可以早期发现骨髓内的病变,在肿瘤细胞尚未造成明显的骨结构破坏时,就能够显示出骨髓信号的改变。例如,在乳腺癌骨转移的早期诊断中,MRI可以较早地发现骨髓内的转移病灶。对于儿童患者,MRI检查相对更安全,因为它没有辐射损伤。
核素骨扫描:是筛查骨转移癌常用的方法,它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化合物对骨骼进行扫描,能够早期发现全身骨骼的转移病灶,敏感性较高,但特异性相对较低,一些良性骨病也可能出现假阳性结果。例如,肺癌患者进行核素骨扫描可能发现多个骨骼部位有放射性浓聚灶,提示可能存在骨转移。
病理学检查:通过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是确诊骨转移癌的金标准。例如,对可疑的骨转移病灶进行穿刺,获取组织细胞,进行显微镜下观察和免疫组化等检查,以明确肿瘤的病理类型,判断是否为转移性肿瘤以及原发肿瘤的来源。
治疗原则
全身治疗
化疗:对于一些对化疗敏感的肿瘤,如小细胞肺癌、乳腺癌等骨转移,化疗可以控制肿瘤的生长,缓解骨转移相关症状。例如,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患者可以采用联合化疗方案,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但化疗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等,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身体状况。
内分泌治疗:对于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骨转移和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内分泌治疗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例如,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可以使用雄激素剥夺治疗,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内分泌治疗的不良反应相对化疗较轻,但也可能出现一些如潮热、骨质疏松等问题。
靶向治疗:针对肿瘤细胞特定的靶点进行治疗,如肺癌的EGFR靶向治疗等。如果肺癌骨转移患者存在EGFR基因突变,可以使用相应的靶向药物,在抑制肿瘤细胞的同时,缓解骨转移相关症状。靶向治疗的特异性较高,不良反应相对化疗有所不同,如可能出现皮疹、腹泻等,但一般比化疗的不良反应轻。
局部治疗
放射治疗:可以缓解骨转移引起的疼痛,控制肿瘤病灶的发展。对于单个或少数几个骨转移病灶,可以采用局部放射治疗。例如,骨转移癌引起剧烈疼痛的患者,通过局部放射治疗可以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对于儿童患者,放射治疗需要谨慎考虑,要权衡治疗的获益和可能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手术治疗:对于有病理性骨折风险较高或已经发生病理性骨折的骨转移癌患者,手术治疗可以恢复骨骼的稳定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例如,脊柱骨转移癌导致椎体压缩性骨折并出现神经压迫症状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固定和减压等治疗。但手术有一定的风险,需要根据患者的全身状况和骨转移的具体情况来综合评估。
骨转移癌是恶性肿瘤晚期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发展与多种因素相关,通过多种诊断方法可以早期发现,而治疗则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全身治疗和局部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案,以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