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肾阳虚体内有寒湿需从多方面综合调理,饮食上选温热、健脾食物,避寒凉,规律饮食;生活中注意保暖,适度运动;中医理疗可艾灸脾俞等穴、中药熏蒸;还要调节情志保持舒畅,多方面综合以达温阳散寒、健脾补肾、祛湿目的。
一、饮食调理
1.食物选择
温热性食物:可多吃一些具有温热属性的食物来驱散寒湿,如羊肉,羊肉性温,能温补脾胃、补肾阳,《本草从新》记载羊肉“甘温大热,补虚劳,益气力,壮阳道,开胃健力”;还有韭菜,韭菜性温,有温肾助阳、温中开胃的作用,《本草拾遗》提到韭菜“温中,下气,补虚,调和腑脏”。
健脾食物:脾肾阳虚者需注重健脾,山药是不错的选择,山药能健脾益胃、滋肾益精,《本草纲目》记载山药“益肾气,健脾胃”;薏苡仁也有健脾渗湿的功效,《本草纲目》言其“健脾益胃”。
避免寒凉食物:应减少食用生冷寒凉的食物,如冷饮、生鱼片、苦瓜等,这些食物会加重体内寒湿,损伤脾肾阳气。
2.饮食方式
饮食宜规律,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可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减轻脾胃消化负担。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要注意食物的易消化性,避免给脾胃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的儿童进食过多难以消化的食物加重脾胃负担。
二、生活习惯调整
1.保暖
注意防寒:脾肾阳虚体内有寒湿者要特别注意保暖,尤其是腰腹部、脚部的保暖。冬季外出时要穿戴好保暖衣物,夏季避免长时间待在空调房或直吹空调,对于儿童要根据天气及时增减衣物,防止寒邪侵袭加重寒湿停滞。因为寒邪易伤阳气,而脾肾阳虚者阳气本就不足,寒邪入侵会进一步影响脾肾阳气的功能。
2.适度运动
选择合适运动:适当进行有氧运动有助于促进气血运行,驱散寒湿。如慢跑,慢跑能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加快体内寒湿的排出;太极拳也是不错的选择,太极拳动作缓慢、柔和,能调节身心,起到温阳散寒、健脾祛湿的作用,适合各年龄段人群,儿童可在家长陪同下练习简化的太极拳动作,老年人要注意运动强度适中。运动要根据自身情况适量进行,避免过度劳累。
三、中医理疗辅助
1.艾灸
选穴艾灸:可选择脾俞、肾俞、关元、足三里等穴位进行艾灸。脾俞穴是脾脏的背俞穴,能健脾和胃;肾俞穴是肾脏的背俞穴,可补肾壮阳;关元是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能补肾壮阳、培元固本;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有健脾养胃的功效。通过艾灸这些穴位,利用艾绒燃烧产生的温热效应,温通经络,驱散寒湿,振奋脾肾阳气。对于儿童艾灸时要注意控制艾灸的距离和时间,防止烫伤;老年人皮肤感觉相对迟钝,也要注意温度,避免烫伤。
2.中药熏蒸
中药熏蒸原理:可以采用一些具有温阳散寒、祛湿作用的中药进行熏蒸,如艾叶、花椒等。中药熏蒸能使药物通过皮肤渗透进入体内,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排出寒湿。但在进行中药熏蒸时,要注意温度适中,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防止因温度过高造成皮肤损伤。
四、情志调节
1.保持心情舒畅:长期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会影响脏腑功能,对于脾肾阳虚体内有寒湿的人群,要注意调节情志,保持心情舒畅。可通过听音乐、散步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儿童的情志调节需要家长的引导,营造温馨、轻松的家庭氛围,避免儿童长期处于紧张、压抑的环境中,因为不良情绪也可能影响儿童脾胃和肾脏的功能,进而加重寒湿和脾肾阳虚的状况。
总之,脾肾阳虚体内有寒湿的调理需要从饮食、生活习惯、中医理疗、情志调节等多方面综合进行,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以达到温阳散寒、健脾补肾、祛湿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