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肝功能衰竭需综合评估,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等,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治疗包括基础病因治疗、对症支持治疗、人工肝支持治疗及肝移植等;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女性患者有不同注意事项,儿童要满足生长发育营养需求等,老年要权衡药物等对多器官影响,女性要考虑生育等相关问题。
一、慢性肝功能衰竭的一般评估
慢性肝功能衰竭的评估需综合多方面,包括病史采集,要详细了解患者既往有无肝炎、长期饮酒等病史;体格检查观察有无黄疸、腹水、肝掌、蜘蛛痣等体征;实验室检查涵盖肝功能指标(如胆红素、白蛋白、凝血功能等)、病毒学检查(排查乙肝、丙肝等病毒感染)、影像学检查(超声、CT等了解肝脏形态结构)。不同年龄、性别患者表现可能有差异,比如老年患者肝功能储备差,女性可能因激素等因素有不同临床过程,有长期饮酒史者需重点排查酒精性肝病相关因素。
二、慢性肝功能衰竭的治疗措施
(一)基础病因治疗
1.病毒性肝炎相关:若为乙肝病毒引起,根据病情评估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合适患者可选用核苷(酸)类似物等药物抑制病毒复制,延缓病情进展;丙肝病毒引起者可采用直接抗病毒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清除病毒。
2.酒精性肝病相关:首要措施是严格戒酒,这能阻止酒精对肝脏进一步损伤,利于肝功能恢复。
3.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可能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调节自身免疫反应。
(二)对症支持治疗
1.营养支持: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热量、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对于肝功能衰竭患者,要注意蛋白质的摄入量,避免过高加重肝性脑病风险,也不能过低导致营养不良,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营养补充途径,如口服、鼻饲或静脉营养支持。不同年龄患者对营养需求有差异,儿童需保证生长发育所需营养,老年患者要兼顾基础疾病及营养状况调整。
2.纠正凝血功能障碍:可补充维生素K改善凝血因子合成,输注新鲜冰冻血浆补充凝血因子等,以预防和减少出血风险。
3.腹水治疗:轻度腹水可通过限制钠摄入、使用利尿剂(如螺内酯、呋塞米等)治疗;中重度腹水可能需要腹腔穿刺放液等措施,同时注意放液过程中的电解质平衡等问题。
(三)人工肝支持治疗
对于部分病情较重的患者,人工肝支持治疗是重要手段,通过清除体内毒素、补充必要物质来暂时替代肝脏部分功能,为肝脏自身修复争取时间。不同年龄患者对人工肝治疗的耐受性不同,需密切监测治疗反应。
(四)肝移植
对于终末期慢性肝功能衰竭患者,肝移植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但要严格把握肝移植适应证和禁忌证,进行全面评估后选择合适的移植时机。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患者
儿童慢性肝功能衰竭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病情进展可能较快。在治疗中要特别注意营养支持需满足儿童生长发育需求,药物选择要考虑儿童的肝肾功能及药物代谢特点,避免使用对儿童肝肾功能有明显损害的药物,人工肝治疗时要根据儿童体重等调整治疗参数,密切观察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二)老年患者
老年慢性肝功能衰竭患者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在治疗时要更加谨慎,药物使用需权衡对肝脏及其他器官功能的影响,营养支持要兼顾基础疾病的饮食限制要求,如糖尿病患者需控制糖分摄入等,人工肝或肝移植治疗时要充分评估老年患者的全身状况和耐受性。
(三)女性患者
女性慢性肝功能衰竭患者若处于生育期,要考虑疾病及治疗对妊娠的影响,以及妊娠对疾病的影响,在治疗决策时需多学科协作,综合评估母婴安全等问题。同时,女性患者可能因激素等因素影响病情的临床表现和进展,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激素相关指标及对治疗的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