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热感冒的引发与外界环境因素、人体自身因素相关。外界环境中气候突变、风热之邪直接侵袭可致感冒;人体自身的体质、生活方式、既往病史等因素也会影响,如阴虚、阳盛体质易患病,过度劳累、饮食不节会降低抵抗力,慢性疾病患者易受外邪侵袭致感冒复发或加重。
一、外界环境因素
1.气候突变
当人体所处环境的气候发生急剧变化时,如夏季骤入空调房,温差较大,人体的体表血管会突然收缩,影响卫气的正常功能。卫气具有抵御外邪、调节体温等作用,当卫气功能受到影响时,风热之邪就容易乘虚而入。例如,在季节交替时,如春季由寒转暖、秋季由热转凉的时期,气候不稳定,人们若不能及时适应这种变化,就容易患上风热感冒。对于儿童来说,其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未完善,对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较成人差,在季节交替时更易因气候突变引发风热感冒。
长期处于高温、潮湿且通风不良的环境中,也容易滋生风热之邪。高温环境使人体腠理开泄,此时若吹风受凉,风热之邪便容易侵袭人体。比如在闷热的夏季,一些工作环境通风差、温度高,工作人员长时间处于这样的环境中,患风热感冒的几率会增加。
2.风热之邪直接侵袭
自然界中存在的风热邪气在人体卫气不足时,会直接侵袭人体肌表,进而影响肺卫功能。风热之邪从口鼻或皮毛而入,首先犯肺,导致肺卫失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户外长时间活动时,如果接触到风热邪气,且自身卫气相对较弱,就容易引发感冒。例如,在炎热的天气里进行剧烈运动后,人体出汗较多,腠理疏松,此时若受到风热邪气的侵袭,就很容易患上风热感冒。对于老年人,其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卫气也相对较弱,更容易被风热之邪直接侵袭而患感冒。
二、人体自身因素
1.体质因素
阴虚体质的人,由于体内阴液不足,虚热内生,当遇到外界风热之邪时,容易与体内虚热相搏,引发风热感冒。比如,一些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的人,容易耗伤阴液,导致阴虚体质,这类人群在风热之邪流行时更容易患病。对于女性在经期或产后,由于身体处于相对虚弱状态,阴血不足,也容易出现阴虚倾向,此时若感受风热之邪,就较易患上风热感冒。
阳盛体质的人,本身阳气偏盛,在外界风热邪气影响下,更容易出现风热相搏的情况。阳盛体质的人通常表现为怕热、易出汗等,当外界有风热之邪时,阳热之体与风热之邪相互作用,就容易引发感冒。例如,一些平时喜欢吃辛辣、温热食物的人,容易形成阳盛体质,这类人群在风热邪气盛行的季节更易患风热感冒。
2.生活方式因素
过度劳累会耗伤人体正气,导致人体的抵抗力下降。当人体正气不足时,风热之邪就容易入侵。比如长期从事高强度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的人,身体处于疲劳状态,卫气功能减弱,容易患上风热感冒。对于学生群体,若长期熬夜学习、过度用脑,也会使身体疲劳,抵抗力下降,增加患风热感冒的风险。
饮食不节也可能引发风热感冒。过多食用辛辣、油腻、温热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羊肉等,会内生湿热,蕴积化热,进而引发风热感冒。例如,在炎热的夏季,过多食用冰镇冷饮、辛辣食物,会损伤脾胃功能,影响人体的正常运化,导致内热滋生,一旦感受风热之邪,就容易发病。对于儿童,如果家长过度溺爱,经常给孩子食用高热量、高糖分且易上火的食物,也容易使孩子体内积热,增加患风热感冒的几率。
3.既往病史因素
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如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的人,其呼吸道的防御功能较差,容易受到外邪侵袭。当遇到风热之邪时,病情更容易复发或加重,引发风热感冒。例如,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由于气道长期存在炎症,气道黏膜受损,卫外功能减弱,在风热邪气侵犯时,就容易出现咳嗽、发热等风热感冒的症状。对于有心脏病史的人,本身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当患上风热感冒时,发热、咳嗽等症状可能会加重心脏的负担,需要特别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