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二三尖瓣关闭不全由多方面原因引起,包括原发性病变中瓣膜本身的退行性变、先天性发育异常及瓣叶的风湿性病变,还有继发性病变中心脏扩大(如缺血性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导致)以及其他心脏疾病(如感染性心内膜炎、肺动脉高压引发),不同人群因自身情况不同发病原因有差异。
一、原发性病变
1.瓣膜本身的病变
退行性变: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脏瓣膜会发生退行性改变,这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例如,二尖瓣环钙化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病变,多发生于60岁以上的人群,钙化的瓣环会影响二尖瓣的正常关闭功能,从而导致二尖瓣关闭不全;三尖瓣也可能出现类似的退行性改变,不过相对二尖瓣来说发生率稍低。年龄是重要的影响因素,随着年龄增加,瓣膜组织的弹性和结构会逐渐发生变化,使得瓣膜关闭功能受损。
先天性发育异常:部分人出生时就存在二尖瓣或三尖瓣的先天性发育异常,比如二尖瓣叶畸形、三尖瓣瓣叶数目异常等。这种先天性的结构异常会使瓣膜在心脏收缩时无法紧密闭合,从而引起关闭不全。先天性因素与遗传等因素有关,若家族中有相关先天性心脏疾病的遗传史,后代发生先天性瓣膜发育异常的风险可能会增加。
2.瓣叶病变
风湿性心脏病:风湿热是引起心脏瓣膜病变的常见原因,风湿热主要是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当风湿热累及心脏瓣膜时,会导致瓣叶炎症、纤维化、增厚、缩短等病变。例如,风湿性二尖瓣病变较为常见,瓣叶的病变会影响二尖瓣的关闭,导致二尖瓣关闭不全;三尖瓣也可能受到风湿热的累及,但相对二尖瓣来说,风湿性三尖瓣病变的发生率较低。风湿热的发生与链球菌感染有关,儿童和青少年是风湿热的高发人群,若在儿童期患过未经规范治疗的风湿热,成年后发生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变的风险会显著增加。
二、继发性病变
1.心脏扩大
缺血性心肌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导致心肌缺血、坏死,长期的心肌缺血会引起心肌重构,使心脏扩大。当心脏扩大时,二尖瓣和三尖瓣的瓣环也会相应扩大,瓣叶不能在收缩期完全对合,从而导致二尖瓣和三尖瓣关闭不全。缺血性心肌病多见于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人群,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患者,以及有吸烟、肥胖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年龄较大的人群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更高,也就更易患缺血性心肌病进而导致心脏扩大和瓣膜关闭不全。
扩张型心肌病:病因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与遗传、感染、中毒等因素有关。扩张型心肌病的主要特征是左心室或双心室扩大伴收缩功能障碍。心脏扩大使得二尖瓣和三尖瓣的结构和功能受到影响,导致瓣叶关闭不全。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以中青年多见,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患病风险相对较高。
2.其他心脏疾病
感染性心内膜炎:细菌、真菌等病原体感染心内膜,引起瓣膜炎症、赘生物形成等。赘生物会影响瓣膜的正常关闭,导致二尖瓣或三尖瓣关闭不全。感染性心内膜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既往有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基础心脏疾病的患者更容易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此外,静脉药瘾者也是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高危人群,因为他们的静脉穿刺等操作增加了病原体侵入血液并感染心内膜的机会。
肺动脉高压:各种原因引起的肺动脉高压,会使右心室后负荷增加,导致右心室扩大。右心室扩大可引起三尖瓣环扩大,进而导致三尖瓣关闭不全。引起肺动脉高压的原因有很多,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间质性肺疾病、先天性心脏病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由于长期的气道阻塞和气体交换障碍,容易继发肺动脉高压,这类患者中三尖瓣关闭不全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年龄方面,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老年人更容易出现肺动脉高压及相关的三尖瓣关闭不全问题。
总之,心脏二三尖瓣关闭不全的引起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瓣膜本身的病变、心脏扩大以及其他心脏疾病等多种因素,不同的人群由于自身的年龄、生活方式、基础疾病等情况不同,其具体的发病原因也会有所差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