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尖瓣狭窄是由多种原因致二尖瓣开放受限、左心房血液流入左心室受阻的心脏瓣膜病,病因以风湿热常见,病理生理早期左心房代偿性改变,晚期致肺淤血、右心衰竭,有呼吸困难等症状及相应体征,超声心动图等可诊断,治疗包括一般、并发症、介入、手术治疗,预防关键是预防风湿热,不同人群有其特点及注意事项。
一、定义与病因
二尖瓣狭窄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二尖瓣结构和功能异常,使二尖瓣开放受限,左心房血液流入左心室受阻的一种心脏瓣膜病。其病因以风湿热最为常见,多见于20-40岁的中青年,女性发病率稍高于男性。另外,先天性发育异常、老年性二尖瓣环或环下钙化等也可引起二尖瓣狭窄。
二、病理生理变化
1.早期:当二尖瓣狭窄时,左心房血液排出受阻,左心房压力升高,左心房代偿性扩张和肥厚,以增强收缩力,推动血液通过狭窄的二尖瓣口。此时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轻度呼吸困难等表现。
2.晚期:随着病情进展,左心房压力持续升高,肺静脉回流受阻,引起肺淤血、肺水肿,患者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症状。长期肺淤血可导致肺顺应性降低,肺动脉压力升高,进而引起右心室后负荷增加,右心室肥厚、扩张,最终发展为右心衰竭,出现体循环淤血的表现,如肝大、下肢水肿等。
三、临床表现
1.症状
呼吸困难:是最常见的早期症状,多在运动、情绪激动、妊娠等情况下诱发,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静息时呼吸困难。
咯血:可表现为痰中带血或血痰,严重时可出现大量咯血,这是由于支气管静脉破裂所致。
咳嗽:常见,多在冬季明显,可能与支气管黏膜淤血水肿及左心房增大压迫支气管有关。
声音嘶哑:较少见,是由于扩大的左心房和肺动脉压迫左喉返神经所致。
2.体征
心脏体征:心尖区可闻及舒张中晚期低调的隆隆样杂音,呈递增型,局限,左侧卧位明显,可伴有舒张期震颤。心尖区第一心音亢进,呈拍击样。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分裂。
其他体征:严重肺动脉高压时,可在胸骨左缘第2肋间闻及舒张早期吹风样杂音(Graham-Steell杂音)。右心衰竭时,可出现颈静脉怒张、肝大、下肢水肿等体征。
四、诊断方法
1.超声心动图:是诊断二尖瓣狭窄最敏感和特异的方法。可显示二尖瓣狭窄的程度、瓣叶的形态及活动度、左心房和右心室的大小等,还可测定跨瓣压差和瓣口面积等血流动力学指标。
2.X线检查:可见左心房增大,肺动脉段突出,肺淤血等表现。
3.心电图:重度二尖瓣狭窄者可出现“二尖瓣型P波”,P波宽度>0.12秒,且有切迹。还可出现右心室肥厚及劳损的表现。
五、治疗与预防
1.治疗
一般治疗: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预防感染,尤其是预防风湿热复发。
并发症治疗:如出现心力衰竭,应给予利尿剂、血管扩张剂等治疗;出现心房颤动时,可根据情况给予抗凝治疗及控制心室率等治疗。
介入治疗: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是治疗单纯二尖瓣狭窄的有效方法,适用于瓣叶弹性较好、无明显钙化及瓣下结构病变的患者。
手术治疗:对于病情严重、不适宜介入治疗的患者,可考虑行二尖瓣置换术等手术治疗。
2.预防:积极预防风湿热是关键,对于有风湿热病史的患者,应长期使用苄星青霉素等药物预防风湿热复发。同时,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六、不同人群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二尖瓣狭窄多由先天性因素引起,在治疗上需更加谨慎。介入治疗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手术治疗则要关注儿童的耐受性及术后恢复。同时,要加强对儿童的护理,预防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2.老年患者:老年二尖瓣狭窄患者常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在治疗时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对于药物治疗,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对肝肾功能的影响。
3.女性患者:女性在妊娠、分娩等特殊时期,二尖瓣狭窄可能会加重,因此妊娠前应评估心功能,根据心功能情况决定是否可以妊娠。妊娠期间要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加强产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