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原携带者是什么意思

来源:民福康

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原携带者是感染乙肝病毒无明显临床症状且肝功能基本正常的人群依据病毒学指标分两类有母婴血液性传播途径对不同人群影响及注意事项不同需定期监测肝功能乙肝五项HBVDNA定量腹部B超等并通过避免从事特定职业和注意个人卫生等管理措施关注病情变化降低不良结局风险。

一、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原携带者的定义

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原携带者是指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HBV),但没有出现明显临床症状,肝功能基本正常的人群。依据病毒学指标又可分为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e抗原(HBeAg)阳性的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等。

二、病毒学特点

1.HBsAg携带者:HBsAg持续阳性6个月以上,血清HBVDNA常低于10拷贝/ml,HBeAg阴性,抗-HBe阳性或阴性。这类人群体内病毒复制相对不活跃。

2.HBeAg阳性的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血清HBsAg、HBeAg阳性,抗-HBe阴性,HBVDNA阳性,肝功能持续正常。此时病毒复制较为活跃。

三、传播途径

1.母婴传播:感染乙肝病毒的母亲在分娩过程中或产后可能将病毒传给婴儿。例如,HBsAg阳性母亲所生的婴儿,若不进行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阻断,约有40%-60%会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

2.血液传播:输入被HBV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使用被HBV污染且未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如注射器、针灸针等),与乙肝病毒携带者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导致皮肤黏膜破损的物品都可能传播病毒。

3.性传播:与乙肝病毒携带者发生无防护的性行为,也有感染乙肝病毒的风险,因为精液或阴道分泌物中可能含有乙肝病毒。

四、对不同人群的影响及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时期感染乙肝病毒,尤其是母婴传播感染的儿童,发展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概率较高。由于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机体对乙肝病毒的清除能力较弱,更易转为慢性携带状态。儿童乙肝病毒携带者应定期监测肝功能、乙肝五项、HBVDNA等指标,关注肝脏形态结构变化,如通过腹部B超检查肝脏大小、质地等情况。同时,要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合理饮食,加强营养支持,促进儿童正常生长发育,因为不良的生活方式可能影响儿童肝脏的代谢和修复功能。

2.成年人:成年人感染乙肝病毒后,部分人可依靠自身较强的免疫系统清除病毒,而少数人会转为慢性携带状态。成年人乙肝病毒携带者在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期熬夜、过度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因为这些因素可能加重肝脏负担,影响肝脏功能。要定期进行体检,一旦发现肝功能异常、HBVDNA升高,需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要进行抗病毒等治疗。

3.特殊人群:对于患有其他基础疾病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如合并糖尿病的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更加关注血糖和肝功能的协同管理。因为高血糖状态可能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和肝脏的代谢,而乙肝病毒对肝脏的损伤也可能影响血糖的控制。在这种情况下,要在控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的同时,密切监测乙肝相关指标,遵循个体化的治疗和监测方案。

五、监测与管理

1.定期监测项目

肝功能: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胆红素等指标,用于评估肝脏的炎症损伤情况。一般建议每3-6个月检测一次。

乙肝五项:了解乙肝病毒感染的血清学状态,监测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的变化。

HBVDNA定量:检测血液中乙肝病毒的载量,了解病毒复制活跃程度,通常每3-6个月检测一次,对于HBVDNA载量高的携带者更需密切监测。

腹部B超:观察肝脏、脾脏的形态、大小、质地等,有助于早期发现肝硬化等肝脏结构的改变,一般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腹部B超检查。

2.管理措施

乙肝病毒携带者无论有无症状,都应避免从事可能传播乙肝病毒的职业,如托幼机构保育、医疗护理、食品加工、饮食服务等行业中需要直接接触易感染人群或食品的岗位。

乙肝病毒携带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个人卫生,防止血液、体液传播他人。例如,不要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等可能导致出血的个人物品;性生活中正确使用安全套等。

总之,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原携带者是乙肝病毒感染的一种特殊状态,需要通过规范的监测和合理的生活管理来关注病情变化,降低疾病进展为肝炎、肝硬化、肝癌等严重结局的风险。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乙肝
乙肝一般指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因为持续感染乙型肝炎病毒而造成的肝脏慢性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乙型病毒性肝炎传播途径?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就是嗜肝乙型病毒感染造成的肝病,一般传播途径有:第一,血液传播,如输血,新鲜出血伤口接触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人的血液等等。第二,性传播,就是经过性接触后感染乙型病毒性肝炎,主要是没有注射乙肝疫苗,性接触乙肝病人,容易感染乙肝。第三,就是母婴垂直传播。
丙型病毒性肝炎传染吗?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丙型病毒性肝炎是感染丙肝病毒造成的,丙肝病毒检测值范围小于1000u/L以下,高灵敏检测值范围是小于15,丙肝病毒检测值高于1000以上,提示有传染性。传染途径主要有: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医源性传播等,其它如修足、文身、扎耳环孔、公用剃须刀、牙刷等也可传播。丙肝病毒不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一
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了怎么治疗?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乙型病毒性肝炎主要是因为感染乙肝病毒而造成的,它分为急性乙肝和慢性乙肝。急性乙肝病人一般会有肝功能的损害,主要给予保肝、降酶等治疗就可以了,不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而慢性乙肝是需要给予抗病毒治疗的,抗病毒治疗的目的是为了抑制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减少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率。大多数病人经过治疗以后,病情是
病毒性肝炎能不能治疗?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病毒性肝炎不能够治疗。由于病毒性肝炎还是没特效药物和方法,因此病毒性肝炎不能够治疗。建议不要喝啤酒不要操劳不要吃危害肝脏的药物平时适当锻炼身体保肝治疗不定期复检病毒性肝炎病人可以在理解专业治疗的同时,在生活中用食疗做为配合治疗,在日常生活饮食中需要有恰当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什么?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指由于受到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的病毒性肝炎。其可以根据疾病的发展速度分为急性乙型肝炎以及慢性乙型肝炎。急性乙型肝炎较为少见。慢性乙型肝炎比较常见,是指持续受到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六个月以上的一种疾病。乙型肝炎大多是经过血液、体液、母婴等途径传播所致。一经确诊,应该及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同
乙型病毒性肝炎传播途径?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血液、体液传播,如与患者共用剃须刀或密切接触患者的汗液、唾液、精液、乳汁或阴道分泌物等。另外,乙型肝炎也可能会通过母婴途径传播,如宫内胎儿经胎盘感染;围生期可能会因为新生儿的皮肤破损接触母亲的血液导致被感染;分娩后可能会因为与母亲密切接触被传染。一旦被确诊为乙型病毒性肝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方法?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乙型病毒性肝炎因为种类多样,因此治疗时也需要有不同的方法。若是急性肝炎可以及时到医院治疗,卧床休息,治疗至症状消失后可出院,此外饮食方面也要控制好,可适当使用保肝降酶药和中药制剂。而慢性肝炎的治疗主要包括保肝降酶、抗纤维化和抗病毒治疗。重型肝炎病人可以考虑肝脏移植。
乙型病毒性肝炎能治愈吗?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慢性乙型肝炎包括乙肝病毒携带者,乙肝大三阳及乙肝小三阳,一旦确诊正常是不能够治愈的。平时需要定期复查肝功能,乙肝病毒DNA及肝脏b超了解病情进展。如果提示有肝功能损伤及乙肝病毒DNA复制,需要结合护肝及抗病毒治疗,避免继续进展可能会造成肝硬化甚至肝癌风险。
乙型病毒性肝炎怎么治疗?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比较多见的,而且治疗方法比较多。治疗方法有哪些药物治疗,抗病毒治疗如干扰素、拉米夫定、阿昔洛韦、阿德福韦、膦甲酸钠等药物。免疫调节剂如胸腺素α1(日达仙)、胸腺素、免疫核糖核酸。护肝药物促肝细胞生长素、甘草酸二铵、腺苷蛋氨酸等。
病毒性肝炎怎么分型?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肝炎病毒性分型根据感染病菌的不同,最主要是分为五种肝炎,分型依据是所感染的病毒不同。比较多见的是甲乙丙三种,甲型传播是比较快的,比较容易较早表现出症状。乙型最多见,发病速度比较缓慢,潜伏时间比较长。丙型会容易并发表现出乙型,初状一般不明显。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
戚团结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三甲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即母婴传播、水平传播以及医源性传播。第一、母婴传播是目前主要的传播途径,通过母亲传孩子,称为垂直传播。主要是在围产期,生产的过程中,母亲携带有病毒,通过皮肤产道出现刮伤血液进入婴儿体内引起传播,少数为宫内感染。第二、水平传播,又叫后天传播。通过拔牙、不洁的针头注射、不合法献血、输液都可以传播。还有性生活
乙型病毒性肝炎怎么治疗
戚团结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三甲
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首先是要分清楚患者是处于免疫耐受期还是免疫清除期。对于肝功能比较高、病毒复制比较活跃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主要以抗病毒治疗为主,运用以后可以把病毒阻断,让肝功能正常。如果患者处于免疫耐受期,比如转氨酶一直正常,病毒不论高低,B超检查或者病理检查未发现异常,这时可以定期检查,不用治疗。如果有症状,比如出现腹胀、不想吃饭、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预后如何
戚团结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三甲
乙型病毒性肝炎预后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乙型病毒肝炎大部分90%以上可以治愈。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比如阳性已经超过半年了,这时会发生慢性化,不及时治疗经过20年,大约40%患者可以发展为肝硬化。经过5年左右后,为肝硬化失代偿期,会变化为肝功异常、腹水、浮肿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五年死亡率较低。长期不治疗,如果肝细胞已经出现,也会导
甲型病毒性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黄丽静 副主任医师
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甲型病毒性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粪口传播,甲型肝炎病毒可以通过水源、污染的食品、蚊蝇、污染的物品等日常生活途径进行传播,可能会导致区域流行。患者大多会出现疲倦、乏力、发热、食欲下降、腹胀、腹痛、腹泻、黄疸、恶心、呕吐等症状,大多数患者呈现为急性病变。
甲型肝炎抗体测定是检查什么
黄丽静 副主任医师
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甲型肝炎抗体测定是对甲型病毒性肝炎做的一项检查,是甲型肝炎早期重要诊断指标。检测方法包括放射免疫法、酶联免疫吸附法等,这种检测方法的特异性与敏感性比较高。甲型肝炎抗体可能会在黄疸期达到高峰,两个月左右时抗体逐渐减弱,三至四个月左右时逐渐消失。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张刚 副主任医师
日照市中医医院 三甲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母婴垂直传播,包括宫内传播、围生期传播以及生产后传播。其中围生期和生产过程传播是母婴垂直传播的主要方式。第二血液和体液传播,微量的含有乙肝病毒的血液可以通过输血以及血制品、注射、手术、针刺、共用剃须刀和牙刷、血液透析等传播。第三,与乙肝病毒阳性患者性接触时没有防护,其感染乙肝病毒的风险会大大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