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肝损伤的检查包括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原学检查和肝活检检查。实验室检查通过肝功能、凝血功能等指标评估肝损伤情况;影像学检查如腹部超声、CT、MRI可观察肝脏形态结构等;病原学检查用于排除病毒性肝炎等其他病因;肝活检可明确病理改变但有创需谨慎。
一、实验室检查
1.肝功能检查
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是反映肝细胞损伤最常用的指标。药物性肝损伤时,肝细胞受损,细胞膜通透性增加,ALT和AST释放入血,导致血清中ALT、AST水平升高。一般来说,ALT升高更为敏感,在药物性肝损伤早期往往先出现ALT升高,其升高幅度可从轻度升高到数倍甚至数十倍于正常上限。例如,有研究表明在多种药物引起的肝损伤病例中,ALT常显著升高。
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总胆红素反映肝脏对胆红素的代谢能力。药物性肝损伤影响胆红素代谢时,可出现胆红素升高。如果是肝细胞性黄疸,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均升高;如果是胆汁淤积性药物性肝损伤,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总胆红素升高程度可提示肝损伤的严重程度,例如严重的药物性肝损伤可能导致总胆红素明显升高,甚至出现黄疸症状,如皮肤、巩膜黄染等。
碱性磷酸酶(ALP):主要来自肝脏和骨骼,在药物性肝损伤中,尤其是胆汁淤积性肝损伤时,ALP升高较为明显。ALP升高可能与胆管上皮细胞损伤、胆汁排泄障碍有关。其升高幅度也可作为判断肝损伤类型和程度的参考之一。
γ-谷氨酰转肽酶(GGT):在胆汁淤积、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等情况下常升高。GGT升高与肝内胆汁淤积关系密切,药物导致肝细胞损伤或胆管损伤时,GGT可释放入血使其水平升高。
2.凝血功能检查
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肝脏是合成凝血因子的重要场所,药物性肝损伤严重时,会影响凝血因子合成,导致PT延长和INR升高。PT和INR是评估肝损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PT延长越明显,提示肝脏合成功能障碍越严重,患者发生出血等并发症的风险越高。例如,当PT较正常对照延长超过3秒以上或INR>1.5时,往往提示肝损伤较为严重。
二、影像学检查
1.腹部超声检查
腹部超声可以观察肝脏的大小、形态、实质回声等情况。药物性肝损伤时,可能出现肝脏肿大、实质回声不均匀等表现。通过超声检查可以初步排除其他肝脏病变,如肝内占位性病变等。例如,在药物性肝损伤早期,超声可能无明显特异性改变,但随着病情发展,可能会出现肝脏体积增大、包膜光滑度改变等情况。超声检查具有无创、简便、可重复性强等优点,是药物性肝损伤筛查的常用影像学方法之一,尤其适用于儿童等不适合进行有创检查的人群,因为儿童对辐射等有创检查的耐受性较差,超声检查相对更安全。
2.CT检查
对于药物性肝损伤,CT检查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肝脏的形态、结构以及有无占位性病变等。在药物性肝损伤时,CT可能表现为肝脏密度改变、肝内血管走行异常等。例如,胆汁淤积性药物性肝损伤可能导致肝脏内胆管扩张等表现,CT可以较好地显示这些胆管扩张的情况。不过,CT检查有一定的辐射剂量,对于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需要谨慎考虑,孕妇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CT检查,儿童也应权衡辐射风险与检查必要性后再进行。
3.MRI检查
MRI对肝脏病变的分辨率较高,尤其是对肝脏血管、胆道系统等的显示更为清晰。在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断中,MRI可以帮助鉴别肝损伤的类型,如区分肝细胞性损伤和胆汁淤积性损伤等。例如,通过MRI的动态增强扫描等技术,可以观察肝脏的血流灌注情况等,对于判断药物性肝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有一定帮助。但MRI检查费用相对较高,检查时间较长,对于一些不配合的患者(如儿童)可能需要镇静等处理,在临床应用中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择。
三、病原学检查
1.病毒性肝炎标志物检查
药物性肝损伤需要与病毒性肝炎等其他原因引起的肝损伤相鉴别,因此需要进行病毒性肝炎标志物检查,包括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肝抗体(抗-HCV)等。如果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提示可能为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肝损伤;如果丙肝抗体阳性,则提示可能有丙型肝炎病毒感染。通过这些检查可以排除病毒性肝炎等其他常见的肝损伤病因,有助于明确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断。例如,在临床工作中,对于有药物服用史同时出现肝损伤的患者,首先要排除病毒性肝炎等其他病因,通过病毒性肝炎标志物检查可以快速进行鉴别诊断。
2.其他病原体相关检查
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怀疑有细菌感染相关的肝损伤(虽然相对较少见),可能需要进行血培养等检查;对于寄生虫感染相关的肝损伤,可能需要进行寄生虫抗体检测等。但一般来说,药物性肝损伤的病原学检查主要以排除病毒性肝炎等常见病因为主,其他病原体相关检查相对较少应用,主要根据患者的具体临床情况来决定是否进行。
四、肝活检检查
1.肝活检的意义
肝活检是诊断药物性肝损伤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是对于一些临床表现不典型、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难以明确诊断的病例。通过肝活检可以直接观察肝脏组织的病理改变,如肝细胞坏死的程度、炎症细胞浸润情况、胆管损伤情况等,从而明确药物性肝损伤的病理类型。例如,对于一些怀疑是药物引起的肝小叶中心性坏死等特定病理改变的情况,肝活检可以提供确切的诊断依据。
2.肝活检的局限性及注意事项
肝活检是有创检查,存在一定的风险,如出血、感染等。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肝脏相对脆弱,进行肝活检时需要更加谨慎,要充分评估风险与收益。在进行肝活检前,需要告知患者及家属肝活检的必要性、风险等情况,征得同意后才能进行。而且肝活检的病理结果解读需要经验丰富的病理科医生,不同的药物性肝损伤可能有相似的病理表现,需要结合临床病史等综合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