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腹主动脉壁内膜破裂血液入中层形成夹层血肿并延伸剥离的严重心血管病,病因有高血压、主动脉壁结构异常及其他因素,临床表现有疼痛、血压异常及相应脏器缺血表现,诊断靠CTA、MRA、主动脉造影等影像学检查,治疗分急性期控制血压心率、镇痛及手术,特殊人群如老年、儿童、女性患者有不同注意事项。
腹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腹主动脉壁内膜破裂,血液进入主动脉壁中层形成夹层血肿,并沿着主动脉壁延伸剥离的一种严重心血管疾病。主动脉分为内膜、中膜和外膜三层,正常情况下血液在内膜构成的管腔内流动。当内膜出现裂口,高速高压的血液就会通过裂口进入中膜,使中膜分离形成假腔,从而导致主动脉夹层的形成,累及腹部主动脉时即为腹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病因
高血压:高血压是导致腹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重要危险因素。长期高血压会使主动脉壁承受过高的压力,容易造成内膜损伤。据统计,约70%-80%的主动脉夹层患者伴有高血压。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或控制不佳时,主动脉壁受到的应力改变,增加了内膜破裂的风险。例如,长期高血压使得主动脉壁的弹性纤维发生变性、断裂,胶原纤维增多,主动脉壁的韧性下降,在血流冲击下更易发生内膜撕裂。
主动脉壁结构异常:如马方综合征患者,其主动脉中膜存在先天性发育缺陷,胶原和弹性纤维等成分异常,主动脉壁薄弱,容易发生夹层。遗传性结缔组织病患者也可能出现类似的主动脉壁结构异常情况,使得主动脉对血流压力的承受能力下降,在正常血压水平下也可能发生主动脉夹层。
其他因素:创伤(如胸部或腹部的外伤)、医源性因素(如主动脉内操作,像主动脉造影等)、先天性主动脉缩窄等也可能引发腹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例如,胸部或腹部受到严重撞击等外伤时,可能直接导致主动脉内膜损伤,进而引发夹层。
临床表现
疼痛:是最常见的症状,多为突发的剧烈疼痛,呈撕裂样或刀割样。疼痛部位常与夹层累及的部位有关,若累及腹部主动脉,疼痛可位于腹部,可伴有腰背部放射痛。疼痛程度剧烈,患者往往难以忍受,常烦躁不安。
血压异常:部分患者可出现血压升高,这与疼痛刺激导致的应激反应等有关。但也有少数患者因夹层导致主动脉破裂出血等情况,可出现血压降低,甚至休克表现。例如,夹层累及重要分支血管导致脏器缺血时,机体的应激机制可能会使血压升高,但如果夹层范围广泛,主动脉大量出血,血压会急剧下降。
其他表现:根据夹层累及的血管不同还可能出现相应脏器缺血的表现。如累及肠系膜上动脉,可出现腹痛、恶心、呕吐、腹胀等消化道缺血症状;累及肾动脉时,可出现腰痛、血尿、少尿甚至无尿等肾功能不全表现。
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
CT血管造影(CTA):是诊断腹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重要手段。CTA可以清晰地显示主动脉夹层的内膜片、真腔和假腔,以及夹层累及的范围和分支血管受累情况。它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快速成像的特点,能够准确判断夹层的形态学特征,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例如,通过CTA可以明确看到腹部主动脉内是否存在内膜撕裂的裂口,假腔的大小和位置等。
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对软组织的分辨力较高,无需使用对比剂即可显示主动脉夹层的情况。MRA可以多平面成像,对于判断主动脉夹层的范围和累及血管的情况有很好的效果。尤其适用于对对比剂过敏或肾功能不全不能使用含碘对比剂的患者。
主动脉造影:虽然是有创检查,但在一些复杂病例中仍有应用。它可以直接显示主动脉的形态,明确内膜裂口的位置以及夹层累及的血管情况。不过,由于是有创检查,有一定的并发症风险,如穿刺部位出血、血管痉挛等。
治疗原则
急性期治疗
控制血压和心率:目的是降低主动脉壁承受的压力,防止夹层进一步扩展。常用药物有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等,通过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收缩力来降低血压。同时可联合使用血管扩张剂,如硝普钠等,快速降低血压。例如,将收缩压控制在100-120mmHg左右,心率控制在60-70次/分左右。
镇痛:剧烈疼痛会加重患者的应激反应,不利于病情控制,需使用强效镇痛药物,如吗啡等进行镇痛治疗。
手术治疗
适应证:对于夹层范围较大、有破裂风险或出现严重脏器缺血等并发症的患者,需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主动脉置换术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例如,当夹层累及腹部主动脉重要分支血管,导致脏器严重缺血,或夹层有破裂倾向时,应及时进行手术干预。
禁忌证:对于身体状况极差、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手术风险极高,需谨慎考虑。如患者合并严重的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时,手术可能无法进行。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往往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在治疗腹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时,要更加注重对基础疾病的综合管理。例如,在控制血压时,要考虑到老年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避免血压波动过大。同时,由于老年患者手术耐受性相对较差,在评估手术风险时要更加全面,充分考虑心肺功能等情况。
儿童患者:儿童腹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相对罕见,但一旦发生,病情往往进展迅速。儿童患者在诊断时要注意与先天性主动脉发育异常等疾病相鉴别。治疗上要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基础上的合适治疗方案,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药物选择和手术方式的选择都要充分考虑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例如,在使用药物控制血压和心率时,要选择对儿童生长发育影响较小的药物,手术时要尽量采用对儿童创伤小、能最大程度保留主动脉功能的术式。
女性患者:女性患者在妊娠期发生腹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一种非常危急的情况。妊娠期女性的生理状态特殊,激素水平变化等会影响病情。治疗时要综合考虑胎儿和母亲的情况,在控制病情的同时,尽量减少对胎儿的影响。例如,在选择降压药物时,要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手术时要权衡母亲病情和胎儿的孕周等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