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一种传染病。

乙肝的主要病因是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传播途径主要有血液传播,如输血、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等;母婴传播,包括宫内感染、分娩时传播和产后密切接触传播;性传播,与乙肝患者发生无防护的性行为可能感染。
急性乙肝患者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腹胀、肝区疼痛、尿色加深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黄疸,表现为皮肤和巩膜黄染。慢性乙肝多数患者病情隐匿,可能没有明显症状,或仅有轻微的乏力、头晕、食欲减退等非特异性表现。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肝掌、蜘蛛痣、脾大等体征,严重时可发展为肝硬化、肝癌,出现腹水、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