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不足会在多方面表现出异常,面色或萎黄苍白,儿童无华、老人晦暗,女性特殊时期更明显;精神易疲劳、易头晕,不同人群表现有别;毛发干枯易脱落,不同年龄段和女性产后等有体现;肢体有手脚冰凉、麻木感,不同人群情况各异;女性月经异常,量少色淡、周期紊乱;舌象舌质淡白、舌苔薄白,脉象细弱。
一、面色表现
气血不足时,面色往往会出现异常。从中医角度来看,气具有推动血液运行、营养面部的作用,血能濡养面部肌肤。气血不足者常见面色萎黄或苍白。这是因为气血不能上荣于面,导致面部失去气血的滋养而呈现出这样的色泽改变。在不同年龄段人群中,儿童若气血不足可能面色无华,老年人气血不足则面色更显晦暗;女性在生理期、孕期、产期等特殊时期,若气血不足面色异常会更明显,这与这些时期女性身体气血消耗或需求增加有关。
二、精神状态方面
易疲劳: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有energizing(激发)作用,血有nourishing(滋养)作用。气血不足时,人体得不到充足的气血供养,就容易出现疲劳感。无论是年轻人长时间工作学习,还是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气血不足都会使他们很快感到疲倦,比如年轻人气血不足可能上班一段时间就觉得精力不济,老年人走一段路就气喘吁吁、容易疲惫。
头晕:脑为髓海,依赖气血的濡养。气血不足不能上养清窍,就会出现头晕的症状。不同年龄人群头晕表现略有不同,儿童气血不足头晕可能表现为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老年人气血不足头晕可能在体位变化时更明显,如从卧位突然站起时头晕加重,这是因为体位变化时血液循环调节功能相对较弱,气血更难迅速上充脑部;女性在更年期前后气血不足时头晕可能也较为常见,与体内激素变化导致气血失调有关。
三、毛发表现
头发干枯、易脱落:发为血之余,肾其华在发,气血充足则头发润泽、坚韧。气血不足时,头发失去血的滋养,会出现干枯、易折断、脱落增多的情况。年轻人如果长期熬夜、饮食不规律等导致气血不足,头发可能变得干枯且容易掉发;老年人气血渐亏,头发往往变得稀疏、干枯易脱;女性产后若气血不足,也会出现头发大量脱落的现象,这与产后身体气血耗伤有关。
四、肢体感觉方面
手脚冰凉:气有温煦作用,血能载气并起营养温煦肢体的作用。气血不足时,肢体得不到充足的气血温煦,就会出现手脚冰凉的情况。儿童气血不足可能在冬季手脚更容易冰凉,因为儿童相对阳气不足,气血不足时温煦能力更弱;老年人阳气本虚,气血不足会使手脚冰凉更为明显;女性即使非寒冷季节也可能手脚冰凉,这与女性体质相对偏阴柔,气血不足时温煦肢体能力下降有关,尤其是经期、孕期、产期女性更易出现。
肢体麻木:气血是经络气血运行的物质基础,气血不足则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可能出现肢体麻木的感觉。中老年人气血渐衰,气血不足时更容易出现肢体麻木,如手指、脚趾麻木等;长期伏案工作的年轻人若气血不足,也可能出现手脚麻木,这与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影响气血运行有关;女性在更年期前后气血失调时也可能出现肢体麻木的情况。
五、月经表现(女性)
女性气血不足时,月经往往会出现异常。月经的正常来潮依赖气血的充足和通畅。气血不足可能导致月经量少、色淡,月经周期可能紊乱。比如月经量较以往明显减少,颜色不像正常时那样鲜红,而是偏淡;月经周期或提前或延后,失去正常的规律性。这是因为气血不足不能很好地滋养和调节子宫的气血运行,从而影响月经的正常状态。在青春期女性,气血不足可能导致月经初潮后月经不规律;育龄期女性气血不足可能影响受孕及孕期的气血状态;围绝经期女性气血不足时月经紊乱情况会更突出。
六、舌象脉象表现
舌象:舌质淡白,舌苔薄白。舌质淡白是因为气血不足,不能充分充盈舌质,使舌质颜色变浅;舌苔薄白多提示气血不足,机体没有明显的热象或寒象太过。
脉象:脉细弱。细脉主气血两虚、诸虚劳损,弱脉也主气血不足,所以气血不足时脉象表现为细弱,脉搏跳动感觉纤细且无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