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炎包括急性和慢性,急性多由感染或用声过度等引起,小儿病情易重;慢性与用声过度等有关。喉癌有声门上型、声门型、声门下型,与吸烟、饮酒等因素有关。诊断可通过喉镜、影像学检查。儿童喉炎需关注呼吸,成年人喉癌需早期诊断,老年人喉炎治疗用药谨慎,喉癌治疗需评估全身状况。
急性喉炎:多起病较急,常见症状为声音嘶哑,可轻可重,轻者发声时音质欠清,重者发音嘶哑,甚至完全失声。还可出现咳嗽,初起为干咳,之后可咯出痰液。病情较重者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喉痛,吞咽时喉痛可能加重。小儿急性喉炎病情往往较为严重,除上述症状外,还容易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这是因为小儿喉腔较小,喉部黏膜下组织疏松,炎症时易发生肿胀而导致喉梗阻。小儿急性喉炎若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危及生命。
慢性喉炎:主要症状也是声音嘶哑,病程较长,声音嘶哑可持续存在或时轻时重。另外,患者常有喉部不适、干燥感,可伴有咳嗽,一般咳嗽无痰或仅有少量黏痰。长期用声过度的人群,如教师、歌手等,更容易患慢性喉炎。
喉癌
声门上型喉癌:早期可仅有喉部异物感、咽部不适等非特异性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咽痛,疼痛可向耳部放射。还可出现声音嘶哑,且进行性加重。肿瘤增大阻塞喉腔时,可引起呼吸困难。
声门型喉癌:早期主要症状为声音嘶哑,多为单侧声带受累,逐渐加重。随着肿瘤增大,可出现呼吸困难,肿瘤表面溃烂时可有咳嗽、痰中带血等表现。
声门下型喉癌:早期症状不明显,肿瘤增大阻塞声门下腔时可出现呼吸困难,也可出现咳嗽、痰中带血等,向下侵犯气管时症状加重。
发病相关因素
喉炎
急性喉炎:多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如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感染。用声过度,如长时间高声讲话、大声喊叫等也可诱发急性喉炎。小儿急性喉炎还可能与免疫力较低、喉部解剖结构特点等有关,小儿喉部黏膜下组织较疏松,炎症时容易肿胀;喉腔相对狭窄,发生炎症时易导致喉梗阻。
慢性喉炎:长期用声过度或用声不当是最主要的原因,如教师、演员等职业用声人群。长期吸入有害气体或粉尘,如吸烟产生的烟雾、工厂的刺激性粉尘等,可刺激喉部黏膜,引起慢性炎症。鼻腔、鼻窦或咽部的慢性炎症,可因炎性分泌物倒流刺激喉部黏膜而导致慢性喉炎。
喉癌
吸烟是喉癌的重要危险因素,烟草燃烧产生的尼古丁、焦油等化学物质可损伤喉部黏膜,长期吸烟可使喉部黏膜上皮发生癌变。饮酒也与喉癌的发生有关,酒精可刺激喉部黏膜,增加患癌风险。长期接触工业粉尘、化学毒物等,如石棉、芥子气等,可增加喉癌发病几率。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喉癌的发生也有一定关系,尤其是声门上型喉癌。另外,喉癌的发生还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有家族史的人群患喉癌的风险相对较高。
诊断鉴别方法
喉镜检查
间接喉镜:可观察喉部黏膜情况、声带运动等,对于喉炎和早期喉癌的初步判断有一定帮助。喉炎时可见喉部黏膜充血、肿胀等表现;喉癌时可见喉部新生物,表面可能不光滑、有溃疡等。
直接喉镜或纤维喉镜:能更清晰地观察喉部病变,可进行活检以明确病变性质,这是鉴别喉炎和喉癌的重要手段。通过活检病理检查可以确定病变是炎性改变还是癌性病变。
影像学检查
CT检查:有助于了解喉部肿瘤的大小、范围以及是否侵犯周围组织,如喉癌患者通过CT检查可明确肿瘤对喉部结构、颈部淋巴结等的侵犯情况,而喉炎一般无明显的肿瘤样改变或只有黏膜的炎性改变。
MRI检查:对软组织的分辨力较高,对于喉癌的分期等有重要价值,能更清晰地显示喉部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在鉴别诊断中也有一定作用。
对不同人群的影响及特殊情况
儿童
小儿喉炎尤其是急性喉炎病情变化快,需密切关注呼吸情况。小儿喉部解剖结构特殊,喉腔小,黏膜下组织疏松,炎症时易水肿导致喉梗阻,危及生命。儿童喉炎多由感染引起,在护理上要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呼吸频率、深浅等。而儿童喉癌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由于儿童身体发育尚未成熟,治疗上需综合考虑对生长发育的影响等因素。
成年人
成年人喉炎多与用声过度、不良环境因素等有关,通过适当休息、脱离不良环境、药物治疗等多可缓解。而成年人喉癌的发生与生活习惯、职业暴露等关系密切,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预后影响较大。例如长期吸烟的成年人,出现声音嘶哑等症状时要警惕喉癌的可能,需及时进行相关检查。
老年人
老年人喉炎可能与全身免疫力下降、喉部黏膜退行性变等有关,治疗上要考虑老年人的身体状况,药物使用需谨慎。老年人喉癌的发生也与自身免疫功能、长期的不良刺激等有关,老年人喉癌患者在诊断和治疗时要综合评估其心肺功能等全身状况,因为老年人往往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等,会影响治疗方案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