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射病分劳力性和非劳力性,劳力性多在高温湿度大体力活动强度大环境中健康年轻人起病前有长时间高强度体力活动史早期大量出汗心率加快血压下降随后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非劳力性常见于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等在高温环境中长时间暴露后体温迅速升高至以上皮肤干热无汗伴多器官功能障碍相关检查核心体温超是重要指标血常规可白细胞计数升高生化检查有肝功能异常肾功能损害血糖异常凝血功能检查可凝血功能异常结合病史环境因素判断病史方面有基础疾病人群和劳力性热射病患者有相应病史环境因素是高温高湿度通风不良特殊人群中儿童病情进展快表现非典型老年人体温调节功能减退症状不典型孕妇是易感人群需关注自身及胎儿影响。
一、热射病的临床表现
热射病是一种严重的中暑类型,可分为劳力性热射病和非劳力性热射病。劳力性热射病多在高温、湿度大且体力活动强度大的环境下发病,患者多为健康的年轻人,起病前往往有长时间高强度体力活动史,早期可出现大量出汗、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表现,随后可能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意识模糊、惊厥、昏迷等;非劳力性热射病常见于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等,多在高温环境中长时间暴露后发病,体温可迅速升高至40℃以上,皮肤干热无汗,同时可能伴有多器官功能障碍的表现,如恶心、呕吐、呼吸急促、心律失常等。
二、相关检查指标
1.体温测量:核心体温是诊断热射病的重要指标,直肠温度常可超过40℃,这是热射病区别于其他中暑类型的关键特征之一,因为普通中暑患者体温一般不会超过40℃这么高。
2.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可能出现白细胞计数升高,提示有炎症反应,因为机体在热射病状态下会出现全身的炎症损伤。
生化检查:可出现肝功能异常,如转氨酶升高等,这是因为高温导致肝脏细胞受损;还可能有肾功能损害,表现为肌酐、尿素氮升高等,是由于肾脏在高温和机体应激状态下血流灌注不足等原因受到损伤;血糖也可能出现异常,如高血糖,是因为机体应激时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等因素导致。
凝血功能检查: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凝血功能异常,如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等,与热射病导致的全身炎症反应引起的凝血机制紊乱有关。
三、结合病史和环境因素判断
病史方面:对于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老年人有慢性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在高温环境下更易发生热射病;劳力性热射病患者多有近期高强度体力活动且处于高温环境的病史。
环境因素:发病时处于高温、高湿度且通风不良的环境中,如夏季长时间在户外暴晒、在没有空调的高温车间工作等环境因素也是判断热射病的重要依据,因为热射病的发生与高温环境密切相关,高温环境是导致机体体温调节失衡的主要外因。
四、特殊人群的判断特点
儿童:儿童热射病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病情进展往往较快。儿童在高温环境下活动时,由于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更易出现体温迅速升高,且可能表现为非典型症状,如精神萎靡、拒食等,需要密切观察其体温变化及一般状况,若儿童在高温环境中出现异常精神状态等表现,要高度警惕热射病。
老年人:老年人本身体温调节功能减退,且常伴有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在高温环境下更容易发生热射病。老年人发生热射病时,症状可能不典型,体温升高可能不如年轻人明显,但多器官功能障碍的表现可能更突出,需要格外关注其体温、意识状态及各器官功能情况。
孕妇:孕妇在高温环境下,由于机体代谢增加等因素,也是热射病的易感人群。孕妇发生热射病时,不仅要考虑对自身的影响,还需关注对胎儿的影响,因为高温可能导致胎儿宫内缺氧等不良后果,所以孕妇在高温环境中出现不适时要及时评估是否为热射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