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白带异常相关检查包括妇科专科查体、白带常规检查、病原学检查及其他检查。妇科专科查体通过外阴、阴道检查观察局部病变线索;白带常规检查测pH值、查清洁度、微生物;病原学检查有细菌培养、核酸检测;其他检查有胺试验、线索细胞检查,不同检查从不同方面为白带异常的诊断提供依据,且不同年龄女性在各检查中的表现等有差异。
一、妇科专科查体
1.外阴检查
观察外阴的发育情况、皮肤黏膜色泽、有无充血、肿胀、溃疡、赘生物等。不同年龄、生理状态下外阴表现不同,青春期女性外阴开始发育,育龄女性外阴可能因性生活、妊娠等有相应变化,老年女性外阴皮肤变薄、萎缩等。通过外阴检查能初步发现一些与白带异常相关的局部病变线索,比如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外阴可能有红斑、水肿,常伴有抓痕等。
2.阴道检查
查看阴道黏膜的颜色、皱襞情况、有无分泌物附着及分泌物的性状等。正常阴道黏膜呈粉红色,有皱襞,分泌少量白色、糊状分泌物。若有阴道炎等情况,阴道黏膜可能充血、水肿,分泌物性状改变,如滴虫性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多呈灰黄色、黄白色泡沫状;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阴道分泌物多为灰白色、均匀一致、有鱼腥臭味等。不同年龄女性阴道内环境有差异,老年女性因雌激素水平低,阴道黏膜变薄,易出现萎缩性阴道炎,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呈淡黄色,严重时呈脓血性。
二、白带常规检查
1.pH值测定
正常阴道分泌物pH值在3.8-4.4之间,呈弱酸性。当患有滴虫性阴道炎或细菌性阴道病时,pH值会升高。例如滴虫性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pH值多>5,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阴道分泌物pH值多>4.5。这是因为滴虫感染或阴道内菌群失调,导致阴道内环境改变,pH值上升。
2.清洁度检查
阴道清洁度可分为Ⅰ-Ⅳ度。Ⅰ度:镜下可见大量阴道上皮细胞和大量阴道杆菌;Ⅱ度:有部分阴道上皮细胞,少量白细胞,有部分阴道杆菌及少许杂菌;Ⅲ度:只见少量阴道上皮细胞,有大量白细胞及杂菌;Ⅳ度:镜下无阴道上皮细胞,只有大量白细胞及杂菌。Ⅲ度、Ⅳ度清洁度提示可能有炎症存在,与白带异常相关,比如清洁度Ⅲ度、Ⅳ度常伴随各种阴道炎导致的白带异常情况。不同年龄女性阴道清洁度也有一定差异,青春期女性相对清洁度可能更易受月经周期等影响而有变化。
3.微生物检查
查找滴虫、假丝酵母菌芽孢及菌丝等。若发现滴虫,提示滴虫性阴道炎;若发现假丝酵母菌芽孢及菌丝,提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不同年龄人群感染相应微生物的几率和表现可能不同,比如儿童也可能因接触被污染的物品等感染假丝酵母菌,但表现可能不典型,需要更细致检查。
三、病原学检查
1.细菌培养
对于一些复杂或怀疑有特殊细菌感染的情况,可进行细菌培养。比如怀疑淋病奈瑟菌感染时,通过宫颈分泌物等培养可以明确是否有该菌感染。不同年龄、性活跃程度不同的女性感染淋病奈瑟菌的风险不同,年轻、性活跃女性相对更易感染,培养可以准确检测出病原菌,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2.核酸检测
如采用PCR等方法检测沙眼衣原体、人乳头瘤病毒(HPV)等核酸。对于一些亚临床感染或难以通过常规镜检发现的病原体,核酸检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不同年龄女性感染沙眼衣原体等的情况不同,青春期女性若有高危性行为等也可能感染,核酸检测能早期发现感染情况。
四、其他检查
1.胺试验
用于诊断细菌性阴道病。取白带少许放在玻片上,加入10%氢氧化钾溶液1-2滴,若产生烂鱼样腥臭味即为胺试验阳性,提示细菌性阴道病。不同女性对胺试验的反应可能因个体差异有一定不同,但该试验对细菌性阴道病的诊断有重要提示作用。
2.线索细胞检查
线索细胞是细菌性阴道病的特征性细胞。在显微镜下观察白带涂片,若见到线索细胞,对细菌性阴道病的诊断有帮助。不同年龄女性阴道内环境不同,线索细胞的出现几率和表现可能受年龄、激素水平等多种因素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