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毒症是由感染引发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可致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其发病机制包括免疫系统过度激活和凝血系统紊乱;临床表现有全身表现(发热或低体温、心率加快、呼吸急促等)和器官功能障碍表现(肾脏、肝脏、神经系统等功能障碍);诊断需有感染证据、符合SIRS标准及存在器官功能障碍指标;高危人群有儿童、老年人、免疫抑制人群,不同特殊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如儿童要注重整体护理,老年人用药需谨慎并注意营养支持,免疫抑制人群抗感染需谨慎并防医院内感染。
一、脓毒症的定义
脓毒症是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它是机体对感染的反应失调而导致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感染是引发脓毒症的根源,例如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入侵人体后,人体的免疫系统被激活,从而引发一系列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
二、脓毒症的发病机制
1.免疫系统过度激活
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免疫系统中的细胞(如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等)被激活,会释放大量的炎症介质,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等。正常情况下,炎症反应会在病原体被清除后逐渐消退,但在脓毒症时,炎症反应失控,这些炎症介质大量释放,导致全身血管通透性增加、微循环障碍等。以巨噬细胞为例,它在识别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后,会启动细胞内的信号传导通路,进一步诱导炎症介质的合成和释放,从而引发过度的炎症反应。
2.凝血系统紊乱
脓毒症时,凝血系统也会被激活。凝血因子被激活后,会形成微血栓,这会影响组织器官的血液灌注。例如,在肺部可能会形成肺内微血栓,影响气体交换;在肾脏可能会影响肾小球的血液灌注,导致肾功能障碍。同时,抗凝系统也会被激活,但由于炎症反应的影响,抗凝系统的功能可能无法有效对抗过度的凝血激活,进一步加重凝血-抗凝系统的失衡。
三、脓毒症的临床表现
1.全身表现
发热或低体温:患者可能出现体温升高,超过38℃,也可能出现低体温,低于36℃。这是因为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影响了体温调节中枢。例如,在严重的脓毒症患者中,体温调节中枢受到炎症介质的干扰,导致体温出现异常波动。
心率加快:心率可超过90次/分钟。这是由于炎症介质刺激心脏,导致心脏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以试图提高组织器官的灌注。
呼吸急促:呼吸频率超过20次/分钟。这是因为肺部受到炎症影响,气体交换功能下降,机体通过加快呼吸频率来增加通气量,以纠正缺氧状态。
2.器官功能障碍表现
肾脏功能障碍:可出现尿量减少,每小时尿量少于0.5ml/kg。这是因为脓毒症时肾脏灌注不足,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同时肾小管功能也受到影响。例如,肾血管收缩导致肾脏血流减少,进而影响肾脏的正常排泄功能。
肝脏功能障碍:可出现血清转氨酶升高,胆红素升高等。肝脏在脓毒症时受到炎症介质的损伤,其代谢和解毒功能受到影响,导致肝功能指标异常。
神经系统障碍:患者可能出现意识障碍,如嗜睡、烦躁、昏迷等。这是因为炎症介质通过血-脑屏障影响神经系统,导致神经功能紊乱。
四、脓毒症的诊断标准
1.感染证据
有明确的感染灶,如肺部感染时可听到肺部啰音,影像学检查可见肺部浸润影;泌尿系统感染时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尿液检查可见白细胞、细菌等。同时,血液、尿液、脑脊液等标本中可培养出病原体。
2.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标准
符合以下两项或两项以上:体温>38℃或<36℃;心率>90次/分钟;呼吸频率>20次/分钟或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32mmHg;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2×10/L或<4×10/L,或未成熟中性粒细胞比例>10%。
3.器官功能障碍指标
存在器官功能障碍的相关指标,如乳酸升高(>2mmol/L),肌酐升高超过基线值的50%,血小板减少(<100×10/L)等。例如,乳酸升高是因为组织灌注不足,细胞无氧代谢增加导致乳酸产生增多。
五、脓毒症的高危人群及注意事项
1.高危人群
儿童: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更容易发生感染,且感染后更容易发展为脓毒症。例如,新生儿由于皮肤、黏膜屏障功能不完善,免疫系统功能低下,是脓毒症的高危人群。对于儿童脓毒症患者,要特别注意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尤其是体温、心率、呼吸等变化,因为儿童病情变化较快。
老年人:老年人的机体功能衰退,免疫功能下降,同时常合并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这些因素都增加了发生脓毒症的风险。老年人发生脓毒症后,预后相对较差。对于老年脓毒症患者,要注意加强基础疾病的管理,同时密切监测器官功能,因为老年人的器官储备功能差,一旦发生脓毒症,器官功能更容易迅速恶化。
免疫抑制人群:如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艾滋病患者等,由于自身免疫功能受到抑制,对病原体的抵御能力下降,容易发生感染并发展为脓毒症。对于免疫抑制的脓毒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预防二重感染等并发症,同时要谨慎使用免疫抑制剂相关的药物调整,因为其免疫状态特殊,治疗需要更加谨慎。
2.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科脓毒症患者需要特别注重整体护理,包括维持合适的体温、保证充足的液体摄入以维持循环灌注等。在监测方面,要频繁监测生命体征和尿量等指标,因为儿童对脓毒症的耐受能力较差,早期发现器官功能障碍的迹象并及时干预非常重要。
老年人:老年脓毒症患者在治疗时要充分考虑其肝肾功能减退的情况,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因此在选择药物时要更加谨慎,避免使用可能加重肝肾功能损害的药物。同时,要注意营养支持,因为老年人的营养储备相对不足,良好的营养状态有助于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和恢复能力。
免疫抑制人群:免疫抑制的脓毒症患者在抗感染治疗时,要根据病原体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抗感染药物,由于其免疫功能低下,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抗感染治疗,同时要注意预防医院内感染的发生,如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