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内湿热怎么办

来源:民福康

从饮食、生活方式、中医调理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多方面来应对体内湿热,饮食上选清热利湿食物、避易加重湿热食物;生活方式要运动锻炼、保持居住环境干燥通风;中医可通过中药、穴位按摩调理;儿童、孕妇、老年人有各自特殊注意事项。

一、饮食调理

1.食物选择:多吃具有清热利湿作用的食物,如绿豆,绿豆中含有的多糖成分能增强血清脂蛋白酶的活性,使脂蛋白中甘油三酯水解达到降血脂的疗效,有助于体内湿热的排出;红豆也是不错的选择,红豆能健脾利湿,《食疗本草》中记载其“和鲤鱼煮烂食之,消水肿”,对体内有湿热引起的水肿等情况有改善作用;还有苦瓜,苦瓜能清热解暑、健脾开胃,其中的苦瓜素被誉为“脂肪杀手”,能使摄取脂肪和多糖减少。

2.饮食禁忌: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甜食等易加重湿热的食物。辛辣食物如辣椒、花椒等,会刺激身体,加重体内湿热;油腻食物像油炸食品、肥肉等,难以消化,会增加脾胃的运化负担,导致湿热内生;甜食如蛋糕、糖果等,会影响脾胃的正常功能,使湿气无法正常代谢。

二、生活方式调整

1.运动锻炼: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帮助排出湿气。有氧运动是不错的选择,例如慢跑,每周坚持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慢跑能提高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加快身体的代谢废物排出;瑜伽也是很好的运动方式,通过各种体式的练习,能调节身体的气血流通,帮助祛湿,像船式瑜伽体式,有助于增强腹部肌肉,促进消化,改善体内湿热状况。对于儿童来说,可选择适合的儿童操、跳绳等运动,每天保证30分钟左右的活动时间,但要注意运动强度适中,避免过度疲劳。

2.居住环境:保持居住环境的干燥通风很重要。潮湿的环境容易让人体感受湿邪,加重湿热情况。可以经常开窗通风,天气好的时候让阳光照射室内,利用阳光的紫外线杀菌除湿;对于南方潮湿地区,可以使用除湿器等设备来降低室内湿度。儿童的居住环境更要注重干燥,因为儿童免疫力相对较低,潮湿环境易引发皮肤问题等与湿热相关的不适。

三、中医调理

1.中药调理:一些中药具有清热利湿的功效,如茯苓,茯苓能利水渗湿、健脾宁心,《本草衍义》中提到它“益心脾,不可阙也”,常用于体内有湿热引起的脾虚泄泻等症状;泽泻也是常用的清热利湿中药,泽泻能利小便、清湿热,《医学启源》记载其“治小便淋沥,去阴间汗。去旧水,养新水,利小便,消水肿,渗泄止渴”。但中药的使用需要在专业中医的辩证指导下进行,不同体质、不同病情的人用药不同,例如孕妇等特殊人群使用中药需格外谨慎。

2.穴位按摩:按摩一些特定穴位也有助于祛湿清热。比如阴陵泉穴,它是脾经的合穴,位于胫骨内侧髁下方凹陷处,按摩阴陵泉穴能健脾利湿,每天坚持用拇指按揉阴陵泉穴100-200次,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还有丰隆穴,它是祛痰湿的要穴,位于小腿外侧,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1寸,距胫骨前缘二横指处,按摩丰隆穴能通调脾胃气机,促进湿气的运化,每次按摩1-3分钟。儿童进行穴位按摩时要注意力度适中,由专业人员指导或在家长正确操作下进行。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体内湿热时,饮食上要注意清淡易消化,避免食用过多零食和高热量食物。生活中要保证充足的睡眠,睡眠有助于身体的自我修复和代谢调节。运动方面要选择适合儿童年龄和身体状况的活动,避免过度运动损伤身体。在中医调理时,穴位按摩要轻柔,中药的使用必须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进行,因为儿童的器官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对药物的耐受和反应与成人不同。

2.孕妇:孕妇体内出现湿热情况时,饮食调理要更加谨慎,不能随意服用具有清热利湿作用的药物或食物,以免影响胎儿。生活方式上要注意居住环境的舒适,避免过度劳累。如果需要进行中医调理,必须咨询专业的妇产科医生和中医医生,选择对胎儿无影响的方法,例如穴位按摩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合适的操作。

3.老年人:老年人新陈代谢相对缓慢,体内湿热时要注意饮食的均衡和易消化。运动要选择温和的方式,如散步等,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身体不适。在中医调理时,要考虑老年人的肝肾功能等情况,中药的使用要注意剂量和药物的相互作用,穴位按摩也要根据老年人的身体耐受程度进行适度操作。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体内湿热
人可能受到湿热的侵袭,湿气侵袭到上焦,就会出现有痰难咳或早起痰多的情况。湿属阴,热属阳,阴阳本身就是一对矛盾,寒热并存,就会出现湿热体质。就是体内湿热。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狐臭怎么解决根除
魏国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狐臭在医学上称为臭汗症,可以通过保持清洁、饮食调节、药物注射、物理治疗等方法改善。 1.保持清洁 勤洗澡,及时更换衣物,穿纯棉、宽松、透气的衣服,有助于减少汗液积聚和细菌滋生。 2.饮食调节 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油腻性食物,减少体内湿热和汗液分泌。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有助于减轻体味。 3.药
草芽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田鲜美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草芽一般指蒲菜,有清热、止渴、利水、促消化、消肿等功效,作用需要根据功效分析。 1.清热 蒲菜味甘,性凉,可清除体内湿热,达到清热泻火的目的。 2.止渴 蒲菜口感脆嫩多汁,可生津止渴,还能治疗口疮。 3.利水 蒲菜能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及毒素、多余水分的排出,使小便通畅。 4.促消化 蒲菜富含膳食纤维,
金钱草能治尿路感染吗
田鲜美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金钱草能治尿路感染。 金钱草可以促进尿液的生成和排泄,通过增加排尿次数和尿量,能帮助冲洗尿路,减少细菌在尿路中的停留和繁殖,从而减轻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感染的症状。尿路感染多与体内湿热有关,金钱草的清热利湿特性能够调节体内的湿热状态,一定程度上抑制细菌的生长环境,对于控制病情进展有积极意义。合理使
阴囊潮湿用什么药最好
吴元翼 副主任医师
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304医院) 三甲
阴囊潮湿可以遵医嘱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清热祛湿类药物、抗真菌类药物等。 1.抗生素类药物 如果阴囊潮湿是由慢性前列腺炎等细菌感染引起的,可以遵医嘱使用头孢拉定、氧氟沙星等药物。 2.清热祛湿类药物 对于下焦湿热引起的阴囊潮湿,可以遵医嘱使用龙胆泻肝丸、清热祛湿颗粒、黄疸茵陈颗粒等。这些药物能够清除体内
鸦胆子是什么
田鲜美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鸦胆子是一种具有丰富药用价值的中药材。 鸦胆子味苦,性寒。这种苦寒的性味使得鸦胆子在中医中具有清热解毒、燥湿、凉血止痢、杀虫止痒、腐蚀赘疣等多种功效,对于热毒血痢、痔疮血热下血等症状有显著疗效。此外,鸦胆子归大肠经、肝经,能够调理大肠和肝的功能,促进体内湿热的排出,缓解因湿热引起的腹泻、痢疾等症状。
上火后拉肚子是不是就泄火了
田鲜美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拉肚子即腹泻,上火腹泻是不是泄火,需根据引起上火的原因判断。 如果上火是由于体内湿热过重引起的,那么腹泻可能被视为一种身体自我调节的机制,通过排便帮助排出体内的湿热。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由上火引起的腹泻都是健康的“泄火”方式,如上火是因为进食过多辣椒、生姜等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此时腹泻一般就不是泄火
新生婴儿黄疸偏高吃什么药可以降下来
郭庆辉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新生婴儿黄疸偏高可以在医生说明下服用黄疸茵陈颗粒来帮助降低黄疸。 黄疸茵陈颗粒是一种中成药,主要由茵陈、大黄、黄芩等药物组成,具有良好的清热利湿退黄的效果。其中,茵陈具有清利湿热、利胆退黄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黄疸、尿黄等症状。大黄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功效,有助于排除体内湿热,减轻黄疸症状
鼻炎膏的功效与作用
张辉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鼻炎膏具有通窍、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功效与缓解鼻塞、治疗急性鼻炎、减轻鼻腔黏膜的炎症反应等作用。 1.通窍 鼻炎膏中的麝香、冰片等成分能够开窍,促进血液循环和呼吸系统的通畅,有效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 2.清热解毒 鼻炎膏含有黄连、黄芩等中药,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能够清除体内湿热毒素,对急性鼻炎引起
金银花茶可以祛痘吗
姚志远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金银花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辅助祛痘,但并不能直接祛痘。 金银花茶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适量喝有助于调节体内湿热,对于因湿热导致的痘痘可能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此外,金银花茶还能改善油脂分泌,促进肌肤细胞更新,提供肌肤所需的营养成分,有助于抑制痘痘的发生或让痘痘尽快消退。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金银花茶并不能彻
脚痒脚臭怎么办
姚志远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脚痒脚臭的缓解方法包括保持卫生、药物治疗、调整饮食等。 1.保持卫生 每天用温水泡脚,并彻底清洗干净脚部,同时勤换洗鞋袜,选择透气性好的鞋袜材质,以减少脚部细菌滋生。 2.药物治疗 如确诊为足癣等真菌感染,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真菌药物,如外用酮康唑乳膏、盐酸特比萘芬乳膏等,涂抹于患处,或口服伊曲康唑
体内湿热重的症状
刘长燕 副主任医师
黑龙江省中医医院南岗分院 三甲
体内湿热重可分为湿热蕴脾、肠道湿热、肝胆湿热、膀胱湿热类型,湿热蕴脾会出现口渴、腹胀、身体困重、皮肤发痒。肠道湿热会出现口渴、腹胀、腹痛、下痢、脓血、腹泻时如水样、肛门灼热、粪便恶臭。肝胆湿热会表现眼白与身上发黄,出现头晕、口苦、咳嗽、两肋胀痛,膀胱湿热会表现为小便次数多、尿血等。
吃什么去除体内湿热
夏昆鹏 副主任医师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体内湿热过重,首先要从饮食上调理,要清淡饮食,适当吃些新鲜蔬菜和水果,避免吃肥甘厚味的食物,也不可以暴饮暴食,需要根据湿热的类型选择适合的药物治疗。如果是由于肝胆湿热导致,要服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如果是大肠湿热过重,则要口服白头翁汤调理治疗。如果是膀胱湿热,用八正散加减治疗,同时还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经常熬夜,按时睡觉。
怎么除体内湿热
刘长燕 副主任医师
黑龙江省中医医院南岗分院 三甲
如果需要去除体内湿热,可以选择饮食调理、中药调理。饮食方面可以吃玉米或红豆煮粥、山药煲汤、党参煲汤。还可以通过调味料改善,比如葱、姜、蒜,可以祛除体内湿气。一般全身出汗以后,就能使症状有所缓解。中药方面主要以清热药物为主。还可以通过运动去除湿热,像跑步、游泳、瑜伽等,有利于水分代谢。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