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尖瓣、三尖瓣关闭不全是心脏瓣膜病,发病与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相关,临床表现有轻重度不同症状体征,诊断靠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治疗分轻度随访和中重度手术或药物,儿童和老年患者有不同注意事项。
发病机制相关因素
年龄与性别因素:随着年龄增长,心脏瓣膜可能会出现退行性改变,这是导致二尖瓣、三尖瓣关闭不全的一个因素,老年人群中相对更易发生。在性别方面,一般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导致原发性的瓣膜关闭不全,但一些与性别相关的疾病可能会有影响,比如女性在妊娠等特殊生理状态下,心脏负荷增加,可能会诱发或加重瓣膜关闭不全的情况。
生活方式因素:长期高血压患者,由于血压持续升高,会增加心脏的后负荷,左心室或右心室需要更大的力量来射血,长期如此可能导致二尖瓣或三尖瓣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引发关闭不全。另外,长期大量饮酒也可能损害心肌,影响心脏瓣膜的正常功能,增加瓣膜关闭不全的风险。
病史因素:有风湿性心脏病病史的患者,风湿热会侵犯心脏瓣膜,导致瓣膜粘连、增厚、钙化等病变,从而引起二尖瓣或三尖瓣关闭不全。还有感染性心内膜炎病史的患者,病原体侵袭瓣膜,造成瓣膜损伤,也容易出现瓣膜关闭不全的情况。
临床表现相关情况
症状表现:轻度的二尖瓣、三尖瓣关闭不全可能没有明显症状,或者仅有轻微的乏力等表现。而中重度关闭不全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这是因为血液反流导致心脏有效泵出的血液减少,肺循环淤血引起,活动后呼吸困难会加重。还可能出现乏力、水肿等症状,右心系统的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可能会先出现体循环淤血的表现,如下肢水肿等;左心系统的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则先出现肺循环淤血相关表现。
体征表现:医生听诊时,可闻及相应瓣膜区的杂音。比如二尖瓣关闭不全时,心尖区可闻及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三尖瓣关闭不全时,在胸骨左缘第4、5肋间可闻及全收缩期杂音等。
诊断相关要点
影像学检查:超声心动图是诊断二尖瓣、三尖瓣关闭不全的重要检查方法。通过超声心动图可以清晰地观察到瓣膜的结构、运动情况以及反流的程度等。例如,可以测量反流束的面积与左心房或右心房面积的比例来评估反流的严重程度。另外,胸部X线检查也可以辅助诊断,中重度关闭不全时可能会出现心脏增大等表现。心电图检查对于评估心脏的电活动情况有一定帮助,可能会发现一些继发性的改变,但主要还是依靠超声心动图来明确瓣膜的病变情况。
治疗相关原则
轻度关闭不全的情况:如果是轻度的二尖瓣、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需要定期随访观察,关注病情的变化。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等增加心脏负荷的行为,对于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的患者,要积极控制血压,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如低盐饮食等。
中重度关闭不全的情况:当二尖瓣、三尖瓣关闭不全达到中重度时,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如二尖瓣置换术、三尖瓣修复或置换术等。对于一些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可能会采取药物对症治疗,比如使用利尿剂来减轻水肿等,但药物治疗主要是缓解症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瓣膜关闭不全的问题。
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儿童出现二尖瓣、三尖瓣关闭不全可能多与先天性心脏发育异常等因素有关。在护理方面要特别注意避免儿童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休息。如果是先天性心脏病相关的瓣膜关闭不全,要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在医生的指导下定期进行复查,评估心脏功能的变化,并且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关注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情况。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对于二尖瓣、三尖瓣关闭不全的耐受性相对较差。在日常生活中要更加注重平稳的生活节奏,避免情绪激动等可能导致血压波动较大的情况。同时,要密切关注自身症状的变化,如呼吸困难、水肿等情况的出现,一旦有变化要及时就医。并且老年患者可能同时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在治疗其他疾病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等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