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有主观症状和客观体征,主观症状包括受伤当时有撕裂感或响声、随后疼痛(儿童哭闹不止等、成年女性表现因场景异、慢性病患者需鉴别)、迅速肿胀(儿童发展快、肥胖成人初期不突出、既往损伤患者差异大)、关节不稳感(行走打软腿、上下楼梯明显,儿童影响运动能力、老年增跌倒风险);客观体征有Lachman试验阳性(儿童轻柔操作、老年结合其他体征)、前抽屉试验阳性(女性表现略有不同、手术史患者需排干扰)、轴移试验阳性(不同年龄因肌肉力量等因素表现不同)。
一、主观症状
1.疼痛
受伤当时多有膝关节明显的撕裂感或响声,随后出现疼痛,疼痛程度因人而异,一般较为剧烈,患者可感到膝关节部位的刺痛、胀痛等。在儿童群体中,由于表述能力相对较弱,可能表现为哭闹不止,拒绝活动膝关节;而成年女性可能因活动场景不同,对疼痛的感知和表达也会有所差异,比如正在进行运动时受伤,可能会因专注运动而初期疼痛感知不那么强烈,但后续会逐渐明显。对于有慢性病史的患者,如本身有关节炎等基础疾病,交叉韧带损伤后疼痛可能会被原有疾病症状所干扰,需要仔细鉴别。
2.肿胀
受伤后膝关节迅速肿胀,这是因为交叉韧带损伤后,膝关节内血管破裂出血,以及周围组织受损引发炎症反应导致液体渗出。肿胀程度在不同人群中可能有所不同,儿童的膝关节相对较嫩,肿胀可能发展较快且更明显;而一些肥胖的成年人,可能初期肿胀表现相对不那么突出,但随着时间推移会逐渐加重。有过膝关节既往损伤病史的患者,其膝关节周围组织的适应性和恢复能力不同,肿胀出现的速度和程度也会有差异。
3.关节不稳感
患者会感觉膝关节有错动感或不稳定感,表现为行走时膝关节容易打软腿,上下楼梯时尤其明显。例如在平地行走时,可能会不自觉地感觉膝关节要向一侧偏移,这种不稳感会影响患者的正常活动。儿童由于运动能力正在发育中,关节不稳感可能会影响其正常的跑跳等活动,表现为运动能力下降;老年患者本身关节退变,交叉韧带损伤后关节不稳感会进一步加重其行动受限,增加跌倒的风险。
二、客观体征
1.Lachman试验阳性
医生进行Lachman试验时,患者仰卧位,屈膝约30°,医生一手固定大腿远端,另一手向前方拉小腿近端,正常情况下胫骨近端前移度较小,而交叉韧带损伤时胫骨近端会有异常向前或向后的过度移动,出现阳性体征。对于儿童进行该检查时,需要轻柔操作,避免过度用力造成二次损伤;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关节退变等因素,可能会影响检查的准确性,需要结合其他体征综合判断。
2.前抽屉试验阳性
患者仰卧位,屈膝90°,足底平放于检查台上,医生双手握住小腿近端向前方牵拉,正常时胫骨前移不超过5mm,交叉韧带损伤时胫骨前移距离增大,出现前抽屉试验阳性。在女性患者中,由于膝关节结构可能相对男性有一定差异,该试验的表现可能会略有不同;对于有膝关节手术史的患者,前抽屉试验阳性的判断需要排除手术相关因素的干扰。
3.轴移试验阳性
主要用于检查前交叉韧带损伤合并外侧副韧带损伤等情况,患者仰卧,膝关节伸直,检查者一手握住患肢小腿远端,另一手固定大腿,将小腿外旋外展并逐渐屈膝,出现胫骨平台向前半脱位,再继续屈膝又可复位的现象为轴移试验阳性。不同年龄的患者,轴移试验阳性的表现可能因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等因素有所不同,儿童肌肉力量相对较弱,可能影响试验结果的判断;老年患者肌肉萎缩等情况也会对试验结果产生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