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肠易激综合征

来源:民福康

肠易激综合征是常见功能性胃肠病,具持续或反复发作腹痛、腹胀伴排便习惯和粪便性状改变的特征,发病与肠道动力异常、内脏高敏感性、菌群失调、神经-免疫-肠道网络异常等有关,临床表现有腹痛、排便及粪便性状改变,依罗马IV标准诊断,治疗管理包括一般治疗、饮食调整、药物治疗、心理干预,需综合考虑患者年龄、生活方式、心理状态等采取措施。

一、定义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其特征是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痛、腹胀,伴有排便习惯和(或)粪便性状的改变。

二、发病机制

1.肠道动力异常

在年龄方面,不同年龄段人群肠道动力特点不同,例如儿童肠道神经发育尚未完善,更容易出现肠道动力紊乱相关的肠易激综合征表现。

从生活方式看,长期熬夜、缺乏规律运动的人群,肠道蠕动节律易被打乱,增加肠易激综合征发病风险。

部分患者存在肠道平滑肌收缩异常,导致肠道传输加快或减慢,如传输加快时可出现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表现,传输减慢时则可能出现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表现。

2.内脏高敏感性

女性相对男性可能更易出现内脏高敏感性,可能与女性的生理周期等因素有关。

有慢性病史的人群,如长期患有胆囊炎等胆道疾病的患者,可能会影响内脏感觉的神经调节,使得肠道对正常的刺激感觉过于敏感,产生腹痛等症状。肠道黏膜上的感觉神经末梢对机械、化学等刺激的阈值降低,即使是正常量的肠内容物通过,也会引起明显的腹痛等不适。

3.肠道菌群失调

不同年龄阶段肠道菌群组成不同,婴幼儿肠道菌群处于建立和完善过程中,较易出现菌群失调相关的肠易激综合征。

生活方式中,长期使用抗生素、饮食不均衡(如高糖、高脂饮食)等会破坏肠道菌群平衡。例如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会抑制肠道有益菌生长,导致有害菌相对增多,影响肠道正常功能,引发肠易激综合征。一些患有慢性疾病长期服用多种药物的患者,也可能因药物影响肠道菌群而增加肠易激综合征发病可能。肠道菌群失调会影响肠道屏障功能、免疫功能等,进而参与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生发展。

4.神经-免疫-肠道网络异常

年龄相关的神经内分泌变化可能影响该网络,例如老年人神经调节功能减退,免疫功能也有所下降,更易出现神经-免疫-肠道网络的失衡。

心理因素如长期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会通过神经-免疫-肠道网络影响肠道功能,导致肠易激综合征症状加重。当人体处于焦虑状态时,会影响神经递质的分泌,进而影响肠道的运动、分泌等功能,同时也会影响免疫系统对肠道的调节,使肠道易出现功能紊乱。

三、临床表现

1.腹痛

疼痛部位不固定,以下腹和左下腹较为常见。

疼痛性质多样,可为胀痛、隐痛等。

多数患者在排便后疼痛可缓解,不同年龄人群腹痛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可能表述相对模糊,更多以哭闹等方式表现腹部不适。

2.排便习惯改变

分为腹泻型、便秘型和混合型。腹泻型患者多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粪便多为稀糊状或水样;便秘型患者排便困难,粪便干结、量少;混合型则是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不同生活方式人群表现可能受影响,例如长期久坐的人群可能更易出现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因为缺乏运动影响肠道蠕动。

3.粪便性状改变

腹泻型患者粪便可带有黏液,但无脓血;便秘型患者粪便干结,表面可附着黏液。

四、诊断标准

1.罗马IV标准是目前常用的诊断标准,需具备以下条件:

反复发作的腹痛或不适,最近3个月内每月至少出现1天,合并以下2条或多条:

排便后症状改善;

发作时伴有排便频率改变;

发作时伴有粪便性状(外观)改变。

缺乏可解释症状的形态学改变和生化异常。

五、治疗与管理

1.一般治疗

年龄方面,儿童肠易激综合征应注重调整饮食结构,保证营养均衡,避免食用可能诱发症状的食物,如辛辣、油腻食物等。

生活方式上,鼓励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适当运动,如成年人可进行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对于心理压力大的人群,包括不同年龄的患者,可通过心理疏导、冥想等方式缓解压力,因为心理因素与肠易激综合征密切相关,心理压力过大可能加重病情。

2.饮食调整

建议患者避免食用诱发症状的食物,如乳制品(部分乳糖不耐受患者)、麸质(乳糜泻患者需避免,但一般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可根据个体情况调整)、高果糖食品等。不同年龄人群饮食调整重点不同,婴幼儿要注意奶粉的选择和辅食添加的合理性,儿童要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挑食、偏食。

3.药物治疗

根据不同临床类型选择药物,如腹泻型可使用洛哌丁胺等止泻药物;便秘型可使用聚乙二醇等泻药。但需注意儿童应优先选择非药物干预,低龄儿童应谨慎使用药物,避免不必要的药物不良反应。

4.心理干预

对于存在明显心理因素的患者,无论年龄大小,都可进行心理干预,如认知行为疗法等。女性患者可能因心理因素影响更为明显,需加强心理疏导,帮助其调整心态,减轻焦虑、抑郁等情绪对肠道功能的影响。

总之,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功能性胃肠病,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生活方式、心理状态等因素,采取综合的治疗和管理措施。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是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粪便性状改变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功能性胃肠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肠易激综合征放屁什么样?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肠道易激综合症病因不明,主要和精神心理、情绪和饮食有很大关系。主要症状是腹泻、腹痛、胀气。屁多的情况,也是和饮食结构有关系,食入不容易消化和产气食物过量容易表现出屁多。要多吃粗纤维食物,多吃软食如粥类、面条、稀饭等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减轻症状。少吃豆类食品和过量的高蛋白饮食如牛肉、狗肉。
肠易激综合征多长时间能治好?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肠易激综合征治好时间的长短是因人而异的,需要结合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每个人的抗病能力来决定,正常可以服用止痛药物治疗,如果是表现出严重腹泻时,还需要服用止泻的药物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一般是胃肠动力学异常造成的,还有可能是胃肠炎或食物不耐受的原因,主要会表现出腹痛和腹泻症状。日常要做好饮食卫生,保持一日三
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肠易激综合征是临床上多见的功能性胃肠病,其典型症状是胃部不适、腹部疼痛,伴随排便习惯改变,按照大便性状来分类,现阶段有四种类型,便秘型、腹泻型、混合型和不确定型。治疗方法根据大便性状来决定,对于腹泻型,西药正常有肠道菌群调节剂,中药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主要有四神丸和痛泻要方。对于便秘型,西药主要有通
肠易激综合征的初期什么症状?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肠易激综合征表现症状:持续性或间歇性腹泻,粪量少,呈糊状,含大量黏液;禁食72小时后症状消失;夜间不表现出,有别于器质性疾患;部分病人可因进食诱发;可有腹泻和便秘交替现象。排便困难,大便干结,量少,可带较多黏液,便秘可间断或和腹泻相交替,常伴排便不尽感。腹胀白天较重,尤其在午后,夜间睡眠后减轻。肠外
肠易激综合征怎么治?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如果表现出便秘、大便不成形、肚子咕咕叫腹胀等相关的症状,可以应用一些益生菌制剂,比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胶囊等等相关的药物来对症治疗。因为肠易激综合征每个人的表现都各不相同,因此建议视情况,根据不同的症状进行相关的治疗。比如说有些患者会表现出腹痛、腹胀、大便不成形、便秘、恶心、呕吐
肠易激综合征怎么治疗?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肠易激综合征在临床上比较多见,对于治疗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调整病人的情绪,原因在于很多肠易激综合征的病人是因为焦虑、紧张、压抑等不良的情绪而造成。第二,选择对症治疗的药物,如调节肠道菌群的药物或者止泻的药物等等。第三,平时应当注意饮食的调理,防止吃一些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及肥甘厚味油腻食
肠易激综合征能根治吗?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肠易激综合征有可能治愈。大多数患者积极就医进行系统规范的治疗,可以治愈此疾病。但是患者病情严重且存在严重的心理障碍,可能导致疾病无法根治。患者若腹部症状长时间存在,容易降低预后效果。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解痉剂、止泻剂、益生菌以及抗精神病等药物治疗,同时注意改善日常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保持心情愉
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特征是什么?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组持续或者间歇发作,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和大便性状改变为临床表现,而缺乏胃肠道结构和生化异常的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肠易激综合征主要有以下症状:1.腹泻。腹泻的为持续性,间歇性的腹泻,粪量少,呈糊状,夜间不表现出,可有腹泻和便秘的交替现象。2.还会表现出背痛、头痛、心悸、尿频、尿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肠易激综合征多因情绪受到刺激、精神压力过大,造成肠蠕动功能紊乱而发病,有便秘型和腹泻型两种,其中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除了腹痛、腹胀、食欲不振等情况外,最典型的就是排便困难;这类病人一定要规律饮食,选择易消化、少油、质软的食物,还要多饮水、多吃蔬菜和水果,也可以利用益生菌来改善肠道菌群,促进排便,缓解病
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是什么?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功能性疾病,患者并没有器质性病变的发生,在临床表现上症状多种多样,主要包括腹胀、腹痛、腹泻、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诱因往往是饮食因素、环境因素、药物因素等。对肠易激综合征现阶段还没有特效药物可以将其完全治愈,主要是对患者发生的一些临床症状进行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这种疾病虽然不会威
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
姚轶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中医院 三甲
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比较多,常见的症状有腹痛,以下腹痛为主。部分患者会出现腹泻的症状,即大便稀溏不成形,每天解2-3次以上。有些患者会出现便秘的症状,而且有部分患者会出现腹痛、腹泻和便秘交替发作的症状。此外,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进食食物以后会出现胃胀、嗳气、早饱等临床症状。少部分患者还伴有些其他的胃肠道外的症状,比如尿频、尿急等。
肠易激综合征能根治吗
姚轶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中医院 三甲
肠易激综合征是功能性的疾病,根治的可能性不是太大,但可以得到长期的临床缓解。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表现比较复杂多变,一般以消化科或者精神科医师治疗为主,容易反复发作。肠易激综合征的患者想要得到较好的治疗,需长期追踪,并且进行精神方面的治疗和药物治疗,双管齐下,能够较长时间的缓解。
肠易激综合征严重吗
刘汶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三甲
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功能性肠病,相当于器质性疾病来说没那么严重,但是肠易激综合征有时候表现出来症状很严重,比如严重腹泻,发作时间很长,不能够控制。有部分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腹泻10年,尤其是一生气或者是一到心情改变时候,腹泻症状就会加重,所以经常会出现大便拉在裤子内情况。此外,虽然肠易激综合征不是个器质性疾病,对生命不一定有明显危害,但是常常会使
肠易激综合征怎么治疗
陆森 副主任医师
锦州市中心医院 三甲
肠易激综合征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治疗:一、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二、可以听从心理医生进行心理治疗,对患者失眠、焦虑有镇静作用。三、进行食物调理治疗,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患者出现肠易激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阵发性腹痛、腹胀、腹泻等症状,和肠胃消化功能、遗传因素、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等有关系。
肠易激综合征会引起肠癌吗?
高天 副主任医师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三甲
对于肠易激综合症,一般情况下是不会诱发为肠癌,属于比较常见的疾病,可能考虑生理功能紊乱,再加上饮食不好等综合引发引起。其对人体影响还是比较大,第一,可能影响消化功能,严重者会出现腹泻腹痛等不适,第二,还会影响生活质量,第三,严重者还会加重病情诱发引起其他病发。
为什么肠易激综合征还要进行心理治疗?
司莉莉 副主任医师
南宁市中医医院 三甲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功能性的疾病。它的病因跟不良的精神心理因素有很重要的关系。肠易激综合症的患者常常有焦虑、紧张、抑郁等心理异常,同时这种不良的心理因素也会反过来诱发甚至加重肠易激综合症的症状。所以精神心理因素和肠易激综合征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患有这个疾病的患者要进行心理上的疏导以及调节,严重者还要用药物来进行干预。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