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躁症该如何进行治疗

来源:民福康

狂躁症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常用心境稳定剂等;物理治疗有电休克治疗(适用于特定严重患者)和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需依个体调整);心理治疗有认知行为疗法(针对不良认知行为)和支持性心理治疗(提供情感支持);生活方式调整包括规律作息(保证合适睡眠时间)、适度运动(选适合方式强度)和饮食调整(均衡饮食、避刺激物质)。

一、药物治疗

狂躁症的药物治疗是重要手段之一,常用的药物包括心境稳定剂等。例如锂盐,有大量研究表明锂盐对于控制狂躁发作有一定的效果,多项临床研究显示其能有效降低狂躁症患者的兴奋、躁动等症状的严重程度。另外,抗癫痫药物也可用于狂躁症的治疗,如丙戊酸盐,相关研究证实丙戊酸盐能够稳定患者的情绪,减少狂躁发作的频率和强度。

二、物理治疗

(一)电休克治疗

对于一些严重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不能耐受药物副作用的狂躁症患者,电休克治疗是一种选择。大量临床实践及研究显示,电休克治疗能够较快地控制患者的狂躁症状,尤其是对于急性重症狂躁发作的患者有较好的疗效。但电休克治疗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例如对于有严重心血管疾病等情况的患者需要谨慎评估是否适合该治疗方式。

(二)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

这是一种相对较新的物理治疗方法。研究发现,重复经颅磁刺激可以调节大脑相关区域的神经活动,对狂躁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它通过特定的磁刺激脉冲作用于大脑皮层,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和神经回路的功能,从而改善狂躁症状。不同年龄、性别以及不同病史的患者在接受该治疗时,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参数调整等操作,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更需要谨慎评估其适用性,并密切观察治疗过程中的反应。

三、心理治疗

(一)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不良的认知模式和行为习惯来缓解狂躁症状。例如,患者可能存在过度乐观、冲动等认知和行为特点,认知行为疗法可以引导患者认识到这些不合理的认知,并学习用更理性的方式去思考和行动。不同年龄的患者在接受认知行为疗法时,需要采用适合其认知发展水平的方式进行引导。对于女性患者,可能需要结合其性别特点,在心理治疗过程中关注其情绪表达等方面的差异来进行个性化的治疗。有不同病史的患者也需要根据其具体病史调整心理治疗的策略,比如有过创伤史的患者在进行认知行为疗法时需要先处理相关创伤对其情绪和认知的影响。

(二)支持性心理治疗

为患者提供情感支持、心理安慰等。医护人员、家人等通过与患者沟通交流,让患者感受到被理解和支持,帮助患者稳定情绪,增强其应对疾病的信心。在与不同年龄、性别、病史的患者进行支持性心理治疗时,需要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和支持策略。例如对于儿童患者,需要用更简单易懂、充满童趣的方式进行沟通和支持;对于女性患者可能更需要关注其情感需求的细腻方面;对于有特殊病史的患者则要根据其病史相关的心理影响来有针对性地提供支持。

四、生活方式调整

(一)规律作息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对于狂躁症患者非常重要。充足且规律的睡眠有助于稳定患者的情绪,研究表明睡眠不足等作息不规律的情况可能会诱发或加重狂躁症状。不同年龄的患者需要保证合适的睡眠时间,儿童需要充足的睡眠时间来促进身体和大脑的发育,同时也有利于情绪的稳定;成年人一般需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等。

(二)适度运动

适度的运动可以帮助狂躁症患者释放压力,调节情绪。例如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能够促进身体分泌内啡肽等神经递质,有助于改善情绪状态。不同年龄、性别和病史的患者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强度。对于儿童患者,可选择一些适合其年龄的户外活动等运动方式;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等病史的患者则需要选择较为温和的运动方式,并在运动前咨询医生的建议。

(三)饮食调整

合理的饮食也对狂躁症患者的病情有一定影响。建议患者保持均衡的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水果等。避免过度摄入咖啡因、酒精等可能会刺激神经、影响情绪稳定的物质。不同年龄的患者在饮食调整上有不同的注意事项,例如儿童患者需要保证营养的全面摄入以支持其生长发育;对于有特殊代谢疾病等病史的患者则需要根据病史进行特殊的饮食调整。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狂躁症
狂躁症指的是躁狂发作,躁狂发作主要是指以心境高涨、思维奔逸、活动增多为特征性表现的一种心境障碍性疾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狂躁症属于精神病的一种吗?
杨乐金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狂躁症不属于精神病,狂躁症是抑郁症的一种,抑郁症是一种心境障碍的情感性精神障碍疾病。狂躁症是躁狂抑郁症的一种发作形式,在临床上常常以情感高涨、思维奔逸为主要临床特征,此外还包括言语动作增多、活动增多、睡眠明显减少等表现。精神病主要包括感觉障碍、知觉障碍、感知综合障碍等表现,和躁狂症有明显区别,属于两
什么是狂躁症的主要表现?
杨乐金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狂躁症患者的主要表现是有3个特征,也就是心境高涨、精神运动性兴奋。1、心境高涨,患者可能会有头痛、失眠等症状。2、思维奔逸,患者联想过程加快,思维内容丰富而且多变,正常随外界事物的改变而有改变。
小孩狂躁症的表现
童鹏 副主任医师
鄂州市中心医院 三甲
儿童如果患有狂躁症,会有以下临床表现:第一、患儿对日常学习和生活兴趣不高成绩落后,容易感到无助,但是有时会出现情绪高涨,并且发病周期较短。第二、儿童策划和组织能力较弱并且难以控制,不容易接受挫折。第三、还会伴有学习障碍和认知功能受损,严重影响学习成绩。
男人狂躁症的典型症状
范雅坤 副主任医师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三甲
男人被诊断为狂躁症,通常会典型表现在语速增快、话语增多、思维奔逸,通常没有任何的逻辑,做事情也非常快,做完这件事情又去做另外的一件事情,但是经常属于虎头蛇尾,不能够很好的认真静下心来完成一件事情。另外,精力非常充沛,甚至情绪非常高亢,感觉到总是有使不完的精力,而且对于睡眠的需求比较少。
酒后狂躁症的表现
范雅坤 副主任医师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三甲
酒后狂躁症是由于酒精作用而影响机体情绪方面的问题,如冲动性行为,易与他人争吵或者发脾气,甚至打架等行为。另外,在躯体方面,患者易出现异常情况,如共济失调、步态不稳或者面色潮红、呕吐等症状;同时,患者呼吸、心跳易增快,且血压升高等一系列的躯体上表现。
狂躁症是不是精神病
范雅坤 副主任医师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三甲
狂躁症属于精神障碍类疾病之一,通常会表现在情绪会比较亢奋,而且语速增高,说话时语速非常快。同时,做事情动机非常强,通常会同时做几件事情,但是都是属于虎头蛇尾。另外,狂躁症患者会伴随着一些焦虑症状,跟周围人际关系不是特别好,容易出现发怒、暴躁,情绪波动比较大等症状。
2岁半宝宝狂躁症症状
童鹏 副主任医师
鄂州市中心医院 三甲
两岁半宝宝如果出现躁狂,往往表现为以下症状:首先是情绪高涨,有强烈喜悦和兴奋感,自我感觉良好。思维联想速度较快,往往行动跟不上思维,同时言语和活动量增多。对于各种活动都很有兴趣,并且意见多要求高,所以出现以上情况,一定要引起家长重视,及时到医院儿科进行相关体检,排除病理性因素。
狂躁症的人怕什么
范雅坤 副主任医师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三甲
躁狂症的典型表现为整天兴高采烈,得意洋洋,语言速度较快,周围人际关系较好,且幽默风趣,对人、对事热情等。病症较轻时,不易发现其是存在精神障碍类的患者,所以此类型症状易被忽视。如果病情发展十分严重,总是精力过于旺盛,且整天忙碌不停,一件事情没有做完便做另一件事情,则身边人易发现异常情况,需及时就医对症治疗。
狂躁症是精神病吗
范雅坤 副主任医师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三甲
狂躁症是精神障碍当中的一种类型,通常表现在情感高涨或者易激惹、易怒、爱生气等情况,如躁狂发作时出现语速增快,且行动较快、思维活跃。另外,对于一件事情没有做完,立即做另外一件事情;患者对于睡眠需求较少。同时,如果躁狂症患者症状严重时,易出现幻觉、妄想等症状。
抑郁狂躁症有哪些表现
范雅坤 副主任医师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三甲
抑郁躁狂症在临床上的诊断是双相障碍,当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时,患者会有抑郁症的典型表现,比如情绪低落,对于之前感兴趣的事情现在都没有任何的兴趣再去做,其次躯体上会表现在乏力、疲劳、没有精神等。当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时,患者会表现在语速增快、情绪高涨等,经常感觉有用不完的精力,做完这一件事情马上就要去做另外的一件事情,说话滔滔不绝等。
狂躁症抑郁的表现
范雅坤 副主任医师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三甲
狂躁症抑郁的表现,双相障碍大多是抑郁为首先出现的症状。当出现抑郁症状的时候,根据抑郁症的治疗特点来治疗。比如使用抗抑郁药物,同时配合心理的治疗,认知行为治疗,森田疗法等,这样能够有效的缓解。同时也要改善不良的睡眠习惯,避免白天过度的在床上补觉,多运动,多晒太阳。另外在抑郁情绪治疗过后,一定要定期的复查及时观察。当出现有抑郁情绪以及狂躁的症
狂躁症多久能治好
袁明武 主任医师
柳州市工人医院 三甲
狂躁症属于精神类的疾病,治疗要分好几个阶段。对于狂躁的急性期要进行密切的观察,确保安全,进行各种抗抑郁和抗狂躁的药物治疗,加强心理的沟通和疏导。在急性期过后的巩固期间,要进行药物的维持治疗,这个时期一般在三个月左右。到后期药物逐渐的减量,但是要定期的随访,以免复发。
狂躁症的治疗方法
袁明武 主任医师
柳州市工人医院 三甲
狂躁症是一种情感类的精神病。对于发作期的狂躁症,首先要进行一些情感稳定的药物口服,还有一些抗精神病的药物进行治疗,稳定情绪控制狂躁。在平稳期要到专业的精神病医院进行精神分析,还有一些认知的疗法,经过心理的疏导使抑郁狂躁的症状缓解。但是还需要定期的随访,以免复发。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