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低烧不退的原因包括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因素。感染性因素有病毒、细菌、支原体感染,如EB病毒、巨细胞病毒、结核分枝杆菌、布鲁氏菌、肺炎支原体感染等;非感染性因素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恶性肿瘤(白血病、肾癌、肝癌等)、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环境及其他因素(长期高温环境、神经功能性低热等),不同因素有不同表现及相关特点。
细菌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是较为常见的导致大人低烧不退的细菌感染原因,多表现为午后低热,还可能伴有盗汗、乏力、消瘦等症状,病情发展较为隐匿。另外,布鲁氏菌感染也会引起长期低热,患者常有接触牲畜等病史。细菌感染的途径多样,结核分枝杆菌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布鲁氏菌则常通过接触被感染的动物及其分泌物等途径感染人体。在年龄方面,不同年龄段人群感染细菌的几率可能因生活环境、接触史等不同而有所不同,比如从事与牲畜密切接触工作的成年人感染布鲁氏菌的风险相对较高。
支原体感染:肺炎支原体感染可导致大人出现低烧不退的情况,同时伴有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部分患者还可能有头痛、咽痛等表现。支原体感染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在学校、办公室等人员密集场所容易发生传播。对于儿童而言,支原体感染也较为常见,且症状可能相对成人更不典型,而大人如果接触到感染源,也会被感染出现相应症状。
非感染性因素
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可出现长期低热,还伴有面部红斑、关节疼痛、口腔溃疡等多系统受累表现。类风湿关节炎也可能导致大人低烧不退,同时有关节肿胀、疼痛、畸形等症状。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与自身免疫系统紊乱有关,具体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可能涉及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在性别方面,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更常见于女性,可能与女性体内的激素等因素有关。不同年龄的人群都可能患病,但发病年龄和表现可能有所不同,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在育龄女性中更为多见。
恶性肿瘤:某些恶性肿瘤也会出现低烧不退的表现,如白血病,除了低热外,还可能有贫血、出血、肝脾及淋巴结肿大等症状;肾癌、肝癌等实体肿瘤也可能伴有低热情况。恶性肿瘤引起发热的机制较为复杂,可能与肿瘤组织坏死、释放致热物质,或肿瘤细胞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炎症反应等有关。不同年龄、性别都可能患恶性肿瘤,但不同肿瘤的好发年龄和性别有所差异,比如白血病在儿童和青壮年中相对多见,而某些实体肿瘤在中老年人群中更常见。
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基础代谢率增高,可出现低热,同时伴有心慌、手抖、多汗、食欲亢进、体重减轻等症状。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也可能导致低烧不退,还会有乏力、低血压、皮肤色素沉着等表现。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的发生与相应内分泌腺体的功能异常有关,年龄和性别对其发病也有一定影响,比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多见于中青年女性,而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可发生在各个年龄阶段。
环境及其他因素: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中,人体散热困难可能出现低烧情况,比如在高温车间工作的人群。另外,神经功能性低热也较为常见,多见于青年女性,体温波动一般在0.5℃左右,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如失眠、多梦、情绪不稳定等。环境因素导致的低烧在脱离高温环境后通常会有所缓解,而神经功能性低热的发生可能与精神紧张、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等有关,不同年龄和性别中,青年女性相对更易出现神经功能性低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