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癜患者因疾病本身或用免疫抑制剂致免疫力降低易遭病原体侵袭引发感染性低烧,细菌感染时其代谢产物等作致热原激活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使体温调定点上移,病毒感染时繁殖引发免疫反应致体温调节紊乱且患儿更易,非感染性因素是紫癜的血管炎症释放炎症介质影响体温中枢及长期患病代谢紊乱致低热,需通过感染指标检测与感染性低烧鉴别。
一、感染性因素
紫癜患者因疾病本身影响或治疗中可能使用免疫抑制剂等,致使机体免疫力降低,易遭受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侵袭引发感染从而出现低烧。其一,细菌感染方面,常见呼吸道细菌感染,病原体侵入呼吸道后,其代谢产物等作为致热原,激活人体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使其产生并释放内源性致热原(如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等),此类物质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进而引发低烧。例如肺炎链球菌等感染呼吸道时可导致紫癜患者出现低烧。其二,病毒感染时,像常见的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病毒在体内繁殖过程中引发免疫反应,促使体内产生致热原,导致体温调节紊乱出现低烧。且紫癜患儿因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相对更易发生病毒感染相关的低烧情况,如鼻病毒、流感病毒等感染时,紫癜患儿更易出现低烧表现。
二、非感染性因素
紫癜是血管炎性疾病,机体存在血管炎症反应,炎症过程中会释放多种炎症介质(如前列腺素E2等),这些炎症介质可影响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导致体温调节失衡出现低热。此外,紫癜患者长期患病可能存在机体代谢紊乱,也可能间接引起体温轻度升高。例如慢性紫癜患者,长期炎症状态下机体代谢率稍有变化,可表现为低烧,此情况在成年紫癜患者中也可能存在,且需与感染性低烧通过相关感染指标检测等进行鉴别诊断,如检测血常规中白细胞、C反应蛋白等指标,若感染指标无明显异常,则更多考虑非感染性因素导致的低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