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穿孔是胃壁全层破裂致胃内容物入腹腔的严重急腹症,病因有消化性溃疡等,有剧烈腹痛等症状和腹膜刺激征等体征,可通过影像学等检查诊断,治疗分非手术和手术,儿童、老年人、妊娠期女性等特殊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定义
急性胃穿孔是胃溃疡或外伤等原因导致胃壁全层破裂,使胃内液体及食物等进入腹腔的一种严重急腹症。
二、病因
1.消化性溃疡:是最常见的病因,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溃疡不断加深,穿透肌层、浆膜层,最终导致穿孔。例如,长期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引起胃十二指肠黏膜损伤,若损伤未得到有效控制,就容易发展为溃疡并可能穿孔。
2.外伤:腹部受到严重撞击等外伤时,可能导致胃穿孔,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但也需重视。
3.其他因素:胃肿瘤破溃也可引起胃穿孔;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等),会影响胃黏膜的防御功能,增加胃穿孔的发生风险。
三、临床表现
1.症状
剧烈腹痛:突发上腹部刀割样剧痛,疼痛迅速波及全腹。疼痛程度较为剧烈,患者往往难以忍受,常呈持续性。例如,一位患有胃溃疡的患者,在饱餐后可能突然出现上腹部剧烈疼痛,并迅速扩散至全腹。
恶心、呕吐:多数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
休克表现:病情严重时,可出现休克症状,如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这是因为腹腔内大量刺激性物质引起强烈的腹膜刺激征,导致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等。
2.体征
腹膜刺激征: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明显,尤以右上腹或上腹部最为显著。例如,医生进行腹部检查时,按压腹部会引起明显疼痛,松开手时疼痛加剧(反跳痛),同时腹部肌肉紧张如木板状。
四、诊断方法
1.影像学检查
立位腹部X线平片:可见膈下游离气体,这是急性胃穿孔的典型影像学表现之一。因为胃穿孔后,气体进入腹腔,积聚在膈下,通过立位X线平片可观察到。
腹部CT检查:有助于更清晰地了解腹腔内情况,除了发现膈下游离气体外,还能帮助判断腹腔内有无积液等情况,对于一些不典型的胃穿孔病例有重要诊断价值。
2.腹腔穿刺:若腹腔穿刺抽出黄色、浑浊、含食物残渣的液体,高度提示胃穿孔。
五、治疗原则
1.非手术治疗:适用于症状较轻、穿孔小、腹腔污染轻的患者。包括禁食、胃肠减压,以减少胃内容物继续漏入腹腔;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应用抗生素预防和控制感染等。
2.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手术方式包括单纯穿孔缝合术和胃大部切除术等。单纯穿孔缝合术适用于一般情况差,不能耐受大手术的患者;胃大部切除术适用于胃溃疡患者,尤其是伴有幽门梗阻、出血等并发症的患者。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胃穿孔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病情变化往往较快。儿童由于表述能力有限,家长需密切关注其腹部情况。儿童胃穿孔可能由外伤或先天性胃壁肌层发育不良等原因引起。治疗上需更加谨慎,手术时要考虑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术后护理要注意预防感染等并发症,加强营养支持,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营养对其恢复很重要。
2.老年人:老年人常伴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胃穿孔时,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腹痛等症状可能较轻,但病情可能进展迅速。治疗时要充分考虑其基础疾病对手术和术后恢复的影响,手术风险相对较高,术后要加强基础疾病的控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3.妊娠期女性:妊娠期胃穿孔较为罕见,但处理较为复杂。需要权衡胎儿和孕妇的情况,治疗时要注意避免影响胎儿的药物使用等,手术操作要更加轻柔,以减少对子宫的刺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