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穿孔术后需从饮食、休息与活动、伤口护理、病情监测等方面进行管理。饮食上按阶段过渡且有禁忌;休息要充足,活动循序渐进;密切观察伤口情况并保持清洁干燥;监测生命体征和胃肠道症状及时发现异常。
一、饮食方面
1.术后早期
胃穿孔手术后,通常需要禁食一段时间,待肠道功能恢复(一般表现为肛门排气)后开始逐步进食。初始阶段应从清流食开始,如温开水、无糖的清米汤等,每次少量饮用,观察有无不适反应。清流食过渡到流食,如稀藕粉、蒸蛋羹等,流食期间要注意营养的补充,保证足够的能量和蛋白质等摄入。
随着身体恢复,逐渐过渡到半流食,如米粥、面条(煮得软烂)、豆腐脑等。半流食阶段要注意食物的温度适中,避免过烫或过冷刺激胃肠道。一般术后1-2周左右可根据恢复情况向软食过渡,软食要求食物质地柔软,容易咀嚼和消化,例如软米饭、软馒头、鱼肉(去刺后剁成泥状)、嫩的蔬菜(如南瓜、胡萝卜等煮熟后捣成泥)等。整个饮食过渡过程中要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每天可进食5-6餐,避免一次进食过多加重胃肠道负担。
年龄方面,儿童胃穿孔术后的饮食过渡更要谨慎,因为儿童胃肠道功能相对较弱且对营养需求较高。儿童术后早期的清流食、流食等要严格按照医生指导,根据患儿的日龄、体重等调整摄入量。例如新生儿胃穿孔术后,清流食的量要极少,密切观察患儿有无腹胀、呕吐等情况。对于老年患者,胃肠道蠕动功能相对缓慢,饮食过渡更要缓慢,软食阶段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维持,并且要注意食物的膳食纤维含量适中,避免因膳食纤维过多引起肠道不适,但也不能过于精细导致便秘等问题。
2.饮食禁忌
术后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芥末等,这些食物会刺激胃肠道黏膜,影响胃的修复,甚至可能导致胃黏膜充血、水肿,不利于术后恢复。
油腻食物也要尽量避免,如油炸食品、肥肉等,因为油腻食物不易消化,会增加胃肠道的负担,延缓胃的恢复进程。
碳酸饮料、咖啡、浓茶等也要禁止饮用,碳酸饮料会产生气体,引起腹胀,咖啡和浓茶中的咖啡因等成分会刺激胃酸分泌,可能影响胃黏膜的修复。对于有吸烟饮酒史的患者,术后必须严格戒烟戒酒,吸烟会影响胃黏膜的血液循环,不利于伤口愈合,饮酒会直接刺激胃黏膜,加重胃的损伤。
二、休息与活动方面
1.休息
术后需要充足的休息,保证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一般成年人建议每天睡眠7-8小时。休息环境要安静、舒适,有利于身体的恢复。儿童患者术后需要更多的休息时间,家长要为患儿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保证患儿睡眠质量,因为儿童在睡眠中身体的修复和生长发育会更快进行。老年患者术后身体机能相对下降,更需要充足的休息来促进伤口愈合和身体恢复,要保证休息环境温度适宜,避免因环境因素影响休息。
2.活动
术后早期要避免剧烈活动,可先在床上进行适当的翻身、四肢活动等,促进血液循环,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一般术后1-2天可根据身体状况在床边少量活动,如在家人搀扶下短时间行走,每次活动时间不宜过长,以不感到疲劳为宜。随着恢复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可从床边活动过渡到室内轻度活动,如缓慢踱步等。儿童患者术后活动要更加谨慎,家长要在旁协助,防止患儿因活动不当摔倒等意外情况发生,活动量要根据患儿的年龄和恢复情况逐步增加。老年患者术后活动要循序渐进,避免突然大幅度活动,防止引起伤口疼痛或其他不适,活动时要注意安全,可在室内有扶手等辅助设施的地方活动,保证活动过程中的安全。
三、伤口护理方面
1.观察伤口情况
要密切观察手术伤口的情况,包括伤口有无渗血、渗液,伤口周围皮肤有无红肿、发热等现象。如果发现伤口有异常渗血、渗液增多、红肿明显加重等情况,要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皮肤娇嫩,更要注意观察伤口周围皮肤的情况,防止因护理不当引起伤口感染等问题。老年患者如果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伤口愈合相对较慢,且容易发生感染,所以更要加强对伤口的观察,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2.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更换伤口的敷料,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在更换敷料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防止伤口感染。儿童患者在更换敷料时可能会比较不配合,家长要安抚好患儿,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操作。老年患者如果有手部活动不便等情况,家属要协助做好伤口的清洁干燥护理工作,确保伤口处于良好的愈合环境中。
四、病情监测方面
1.生命体征监测
要密切监测体温、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胃穿孔术后患者体温可能会有轻度升高,一般不超过38.5℃,这可能是术后吸收热。但如果体温持续升高超过38.5℃,或者伴有寒战等症状,要考虑伤口感染等情况。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如果出现异常波动,如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呼吸急促等,要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儿童患者生命体征相对不稳定,要更加频繁地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因为儿童对手术创伤的应激反应可能更敏感。老年患者本身可能有基础的心血管疾病等,术后生命体征的监测更为重要,要及时发现潜在的并发症,如心脑血管意外等情况的发生。
2.胃肠道症状监测
注意观察有无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如果腹痛加重、腹胀明显进行性加重、频繁恶心呕吐等,可能提示胃肠道出现了新的问题,如肠梗阻等并发症,要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处理。儿童患者如果出现哭闹不止、拒食等情况,也要考虑是否有胃肠道不适等问题,及时向医生反馈。老年患者如果本身有胃肠道基础疾病,术后胃肠道症状的变化更要引起重视,因为老年患者对疼痛等不适的感知可能不如年轻人敏感,容易延误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