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冻疮有一般护理、局部治疗、全身治疗及特殊情况注意事项。一般护理要保暖防寒、保持手部干燥;局部治疗包括温水复温、外用药物;全身可适当用改善血液循环药物;儿童冻疮要谨慎,严重及时就医;老年人冻疮恢复慢,注意观察感染迹象及控制基础疾病。
一、一般护理措施
1.保暖防寒
冻疮主要是由于寒冷引起的局部皮肤炎症,所以首先要做好保暖工作。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儿童皮肤较薄,更易受寒冷侵袭,应给儿童穿戴厚且保暖的手套、围巾等;成年人也需根据环境温度及时增添衣物,避免手部再次暴露在寒冷环境中,防止冻疮进一步加重。例如,在寒冷天气外出时,选择材质保暖的手套,手套的厚度要适中,既能保证手部温暖,又不会过于臃肿影响手部正常活动。
老年人血液循环相对较差,手部保暖尤为重要,可选择有较好隔热效果的保暖用品,如羊毛材质的手套,其保暖性能较好,能有效减少手部与外界寒冷空气的接触。
2.保持手部干燥
潮湿会加剧寒冷对皮肤的伤害,所以要保持手部干燥。洗手后应及时擦干水分,若手部接触了水,要尽快用干净的毛巾擦干。对于爱出汗的人群,如一些青少年,手部容易出汗,可准备吸汗性好的手帕或毛巾,随时擦干手部汗水。在冬季,尽量避免长时间将手浸泡在水中,如洗手时要快速完成,减少手部在水中的时间。
二、局部治疗方法
1.温水复温
当手部冻疮未破溃时,可将手部浸泡在38-42℃的温水中,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一般15-20分钟左右。温水复温可以促进手部血液循环,缓解冻疮引起的不适。儿童皮肤娇嫩,温水温度要严格控制在合适范围,避免水温过高烫伤皮肤;老年人由于皮肤感觉相对不敏感,在使用温水复温时,要有人在旁协助监测水温,防止因水温过高造成伤害。例如,可以用温度计先测量好水温,再让手部浸入水中。
2.外用药物
维生素E乳膏:如果手部冻疮没有破溃,可外用维生素E乳膏。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对冻疮的恢复有一定帮助。儿童使用时要注意用量,避免过量使用;老年人皮肤吸收能力相对较弱,使用时可轻轻涂抹,均匀覆盖冻疮部位即可。
冻疮膏:对于未破溃的冻疮,也可使用冻疮膏。冻疮膏一般含有樟脑等成分,能起到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消肿止痛的作用。不同品牌的冻疮膏成分可能略有差异,但都要按照正确的方法使用,将冻疮膏均匀涂抹在冻疮部位,轻轻按摩至吸收。如果冻疮部位出现破溃,则不建议使用冻疮膏,以免引起感染。
三、全身治疗相关
1.改善血液循环药物
对于血液循环较差且冻疮反复发生的人群,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使用一些改善血液循环的药物,如硝苯地平。但儿童一般不建议使用此类药物,因为儿童的身体机能与成人不同,药物对儿童的影响尚不明确。老年人使用时要密切关注身体反应,因为老年人可能同时患有其他疾病,药物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不过,改善血液循环的药物一般作为辅助治疗手段,非药物的保暖、复温等措施更为基础和重要。
四、特殊情况注意事项
1.儿童冻疮
儿童的皮肤屏障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在治疗冻疮时要格外谨慎。尽量选择温和、无刺激的护理方法和药物。如果儿童冻疮情况较为严重,如出现大面积破溃、感染等情况,应及时就医,由医生进行专业的处理,而不是自行盲目用药。同时,要教育儿童不要用手搔抓冻疮部位,以免引起皮肤破损感染。
2.老年人冻疮
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衰退,冻疮的恢复相对较慢。除了上述的保暖、局部护理等措施外,还要注意观察冻疮部位的变化。如果冻疮部位出现红肿加重、流脓等感染迹象,应立即就医。老年人本身可能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这些疾病会影响手部血液循环和伤口愈合,所以更要密切关注手部情况,积极控制基础疾病,为冻疮的恢复创造良好的身体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