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脓肿的诊断包括病史采集(了解基本信息、既往病史、症状表现)、体格检查(关注腹部体征和全身一般状况)、实验室检查(血常规、CRP和PCT)、影像学检查(超声、CT、MRI)及必要时的穿刺引流,各检查从不同方面辅助判断腹腔脓肿情况,以明确诊断并为治疗提供依据,不同人群穿刺需谨慎评估。
一、病史采集
1.一般情况
询问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等。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腹腔脓肿的发生原因可能不同,例如儿童可能因阑尾炎等感染性疾病引发腹腔脓肿的风险较高;女性可能因妇科相关感染累及腹腔导致脓肿。了解生活方式,如是否有长期饮酒史、是否有免疫抑制情况(如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艾滋病患者等),长期饮酒可能影响机体免疫功能,免疫抑制人群容易发生各种感染进而引发腹腔脓肿。还需询问既往病史,如是否有腹部手术史,腹部手术史可能导致腹腔粘连等情况,增加腹腔感染后形成脓肿的风险。
2.症状表现
关注患者发热情况,多数腹腔脓肿患者会有发热症状,体温可呈不同程度升高,发热持续时间等情况也需了解。同时询问腹痛的部位、性质、程度等,腹腔脓肿引起的腹痛多有定位性,例如阑尾周围脓肿多表现为右下腹疼痛,疼痛性质可为持续性胀痛或钝痛等。还需询问是否有恶心、呕吐、乏力等全身症状,这些全身症状有助于综合判断病情。
二、体格检查
1.腹部体征
检查腹部是否有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等腹膜炎体征。不同部位的腹腔脓肿有相对固定的压痛部位,如膈下脓肿时,患侧上腹部可有明显压痛;盆腔脓肿时,直肠指诊可发现直肠前壁饱满、有触痛等。还需触摸腹部是否有包块,若存在腹腔脓肿,部分患者可触及边界不清、有压痛的包块。
2.全身一般状况
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了解是否有消瘦、贫血等全身消耗表现,这些表现可能提示腹腔脓肿病程较长或感染较为严重。
三、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通常会升高,白细胞计数可升高至(10-20)×10/L甚至更高,中性粒细胞比例一般大于70%,这提示机体存在感染性炎症反应,有助于提示腹腔脓肿的感染性病因。
2.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
CRP水平会明显升高,一般可超过100mg/L,PCT也会升高,PCT升高程度与感染的严重程度相关,若PCT明显升高,提示腹腔内感染较为严重,存在腹腔脓肿的可能性较大。
四、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
是腹腔脓肿初步筛查的常用方法。可以发现腹腔内液性暗区,有助于判断脓肿的位置、大小等。例如,对于肝脓肿等腹腔脓肿,超声可显示脓肿的部位、形态等,还能引导穿刺引流等操作,但对于一些位置较深或被肠气干扰的脓肿,超声诊断可能会受到一定限制。
2.CT检查
对腹腔脓肿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能够清晰地显示腹腔内脓肿的准确位置、大小、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等。例如,可明确膈下脓肿是位于右膈下还是左膈下,以及脓肿与肝脏、膈肌等结构的关系。CT还可以帮助鉴别脓肿与其他腹腔病变,如肿瘤等,其诊断准确率较高。
3.MRI检查
在某些情况下可作为补充检查手段。对于一些超声和CT诊断不明确的腹腔脓肿,MRI可以从多方位、多序列成像,更好地显示脓肿的细节,尤其对于盆腔等部位的脓肿,MRI能提供更清晰的图像,有助于准确诊断腹腔脓肿,但MRI检查费用相对较高,且检查时间较长,在临床应用中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五、穿刺引流
对于怀疑有腹腔脓肿的患者,在上述检查基础上,必要时可进行诊断性穿刺。通过穿刺抽取脓液,一方面可以明确是否为脓肿,另一方面可以进行脓液的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为后续的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但穿刺操作需严格遵循无菌原则,避免引起感染扩散等并发症。特殊人群如儿童进行穿刺时,要更加谨慎,严格控制穿刺的深度和力度,避免对儿童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同时要充分安抚儿童情绪,取得家属的配合。对于老年患者,穿刺前需评估其心肺功能等全身状况,确保穿刺过程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