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伤肝那艾灸也伤肝吗
正常情况下,不过量、避免长期使用艾叶或进行艾灸并不会伤肝。
艾叶属于中药的一种,其中含有挥发油、水溶性物质等,一般遵医嘱合理使用并不会伤肝。但是如果长期饮用艾叶煮的水,摄入的挥发油、水溶性物质过多,会增加肝脏负担,从而损伤肝脏。
艾灸是利用艾叶制成的艾条或艾柱在燃烧后产生的艾热来刺激人体穴位或部位,以此达到调节人体机能的作用。在短时间内进行艾灸对身体有一定的好处,因为艾灸具有通经活络、除湿散寒、扶阳固脱、防病保健的作用,并不会对肝脏造成明显的损伤。如果长时间艾灸,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影响,因为艾条燃烧时所产生的挥发油吸入过多可能会加重肝脏负担,损伤肝功能;如果频繁艾灸,可能会出现口干舌燥、喉咙干痛等上火症状;也可能会导致失眠,影响睡眠质量,不利于肝脏的健康。
艾灸后可以适当补充水分,并且要在专业中医的指导下进行艾灸,避免自行艾灸或频繁艾灸,以免损害身体健康。
了解疾病
上火
“上火”为民间俗语,又称“热气”,可以从中医理论解释,属于中医热证范畴。中医认为人体阴阳失衡,内火旺盛,即会上火。因此所谓的“火”是形容身体内某些热性的症状,而上火也就是人体阴阳失衡后出现的内热证候,具体症状如眼睛红肿、口角糜烂、尿黄、牙痛、咽喉痛等。“上火”在干燥气候及连绵湿热天气时更易发生。一般认为“火”可以分为“实火”和“虚火”两大类,临床常见的“上火”类型有“心火”和“肝火”。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